新華網 2012-09-27 15:57:35
9月27日上午央行再次進行了500億元14天期和1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持平于3.45%和3.60%。
繼本周二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創下單日歷史最高值后,9月27日上午央行再次進行了500億元14天期和1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持平于3.45%和3.60%。
至此,鑒于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為1070億元,減去20億元央票到期以及共計4700億元的逆回購投放,公開市場實現資金凈投放3650億元。
中債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6日收盤,銀行間回購利率全線下行,隔夜品種領跌147個基點。具體來看,1天3.003%,較上日大跌147.1個基點;2天3.954%,較上日回落61.0個基點;3天3.742%,較上日下行97.3個基點;14天4.251%,較上日再降56.5個基點;21天4.729%,較上日回調16.0個基點。
“本周公開市場的凈投放資金規模幾乎相當于一次0.5%的降準了,并且昨天開始市場資金利率全面下降,從銀行間市場拆入資金的難度也大幅下降,”順德農商銀行固定收益研究員宋球紅坦言,“估計機構基本已儲備了應對節日的現金需求。”
毋庸置疑,央行逆回購的大幅放量使市場近期因外匯占款銳減而再度抬頭的降準預期進一步降溫,顯示出央行延續采用公開市場來平抑資金面波動的風格。
“逆回購的持續放量及期限拉長將緩解當前資金緊張的局面以及市場對未來半個月到一個月流動性趨緊的預期。”一位參與招標的商行交易員向記者表示,“當然,逆回購期限的拉長,是否會在更大程度上平緩銀行對于資金運用的謹慎態度,從而進一步降低資金價格,還需要深入觀察。”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本周天量逆回購是此前逆回購放量和期限拉長政策的延續,央行的思路仍然是確保重要時點市場流動性的平穩和資金價格的回歸,并在整體上保持資金面的緊平衡狀態,事實上,逆回購放量并沒有明確地表達貨幣政策開始放寬的意圖。
展望四季度,在央票及公開市場到期量較大的背景下,加上財政存款季節性增加,外匯占款將觸底反彈,市場流動性面臨的積極因素更多,由資金面所引發的沖擊將逐漸淡化。
不過,宋球紅亦認為,“后續資金面繼續保持中性狀況的可能性較大,畢竟在寬松財政政策下,資金利率大幅下降可能再一次催生新一輪的通脹;并且,中期而言,歐美量化寬松政策的貨幣投放導致的輸入性通脹壓力還是存在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25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發布的第三季度例會新聞稿中提到,要“有效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結構性矛盾”。
對此,不少券商研究員解讀認為,央行的表態透露出目前實體經濟中對資金短缺的現象集中在中小企業端,銀行間的流動性并不緊張,單靠降準釋放流動性顯然不能刺激企業的有效需求從而改善資金的供求結構性矛盾,所以,預計逆回購操作會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成為央行微調流動性的主要工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