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09-13 10:32:36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行業重要指標的企穩回升表明市場正觸底反彈,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進入了量價齊升的“拐點”。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房地產數據顯示,8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國房景氣指數年內首次回升,加上各地頻頻傳出的房企大幅拿地的消息,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房地產市場出現“拐點”的猜測。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行業重要指標的企穩回升表明市場正觸底反彈,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進入了量價齊升的“拐點”。相反,指標的企穩對行業平穩發展非常有利,同時,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推動作用也有望進一步增強。
重要指標企穩 房企看多后市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5.6%,增速比1至7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8月份中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4.64,比上月提高0.07點。
數據還顯示,1至8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同比增長15.6%,增速比1至7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同時,房屋新開工面積降幅縮小3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增速提高1.2個百分點;土地購置面積降幅縮小8.1個百分點。反映房地產開發的各項關鍵性數據可謂全線觸底反彈。
房地產重要指標企穩的同時,房企拿地的積極性正不斷提高,企業對于后市信心正在不斷增強。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的監測數據顯示,9月份開始,龍頭房企拿地速度明顯加快。9月上旬,十家龍頭房企中有三家出手拿地,合計拿地金額達82.4億元,已超過8月全月的五成。截至11日,萬科9月就已斥資68.84億元在全國拿地。
另外,從149家滬深上市房企公布的半年報不難看出,上市房企上半年營收增長明顯。上半年房企謹慎拿地和以價換量的策略取得了明顯的去庫存效果,銷售額及其帶來的銷售回款迅猛增長,上半年末房企持有現金增速明顯。這些都為房企大舉布局未來市場創造了條件。
房地產“拐點”來了嗎?
房地產各項重要指標的企穩反彈以及房企信心的增強,也使市場再次出現了“拐點”的猜測。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通過數據可以看到,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11個月來首次止跌企穩;國房景氣指數14個月來首次止跌回升;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降幅10個月來首次反彈收窄;土地購置量同比降幅明顯收窄,為16個月來增速首次反彈。這些房地產行業重要指標全部企穩,表明樓市向上的“拐點”已基本確立。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分析師常清認為,各項數據觸底回升表明房企經營狀況最差的時期已經過去。在政策逐漸穩定以及房企庫存壓力逐漸減輕的情況下,房企的經營狀況好轉,整個市場有望走出低迷。
不過,盡管各項指標觸底回升的表現明顯,但在商品房銷售方面,1至8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仍然保持著同比下降的趨勢,同時8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也比7月末增加290萬平方米。另外,根據月初市場機構發布的數據,8月全國多個主要城市的成交量和房價均出現了漲幅回落的態勢,兩相對比之下,房地產“拐點”是否真的到來仍存疑問。
“房地產投資同比出現首次回升的跡象并不一定說明市場基本面馬上會有驚天大逆轉。”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當前市場呈現出的僅僅是狹義的市場成交量回暖。市場基本面是否真正回暖,還要看成交量能否持續回升并且帶動房地產投資等基本指標持續回升。
觸底反彈意味著什么?
雖然“拐點”之說仍存異議,但房地產各項數據觸底回升還是讓人們擔心,這會不會是樓市新一輪“量價齊升”的開始?
事實上,1至8月房地產各項指標企穩回升并不出乎市場意料。在常清看來,雖然樓市調控沒有明顯放松,但長時間的調整后,市場已經逐漸適應了政策,尤其3月份后房地產成交量有所回暖,經過半年時間,整體市場在8月出現明顯復蘇并不意外。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樓市還會走上以前瘋漲的老路。相反,隨著投資增速的提高以及有效供給的增加,不僅宏觀經濟有望受益于房地產的復蘇,房價也將進一步趨穩。
楊紅旭認為,8月份土地購置、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新開工、國房景氣指數等四項指標的企穩,對于行業的平穩發展非常有利,說明市場的活躍度在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的增加,對于未來房價的穩定無疑是有利的。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的觸底反彈,有助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好轉,進而有助于“穩增長”大局。
張宏偉認為,從政策面的走勢來看,盡管差別化的調控政策導致樓市成交量持續回升,開發企業的資金面狀況也有所好轉,但由于“去投資化”的限購限貸政策不會松動,因此,房價年內出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