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01:13:3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許金民
每經記者 許金民
S*ST北亞(600705)于2007年暫停上市,歷經破產重整、資產置換和股改之后,今日(8月30日)起正式將在上交所恢復上市。掛牌交易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次日股票簡稱變為“ST航投”,漲跌幅限制為5%。
耗時五載終回歸,還加入中航大家族,S*ST北亞董秘辦工作人員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笑言:“投資者今晚可以去慶祝。”
重組股改幾經波折
S*ST北亞原名北亞集團,于1992年7月成立,1996年5月經證監會批準,在上交所掛牌上市。2007年4月27日,公司披露2006年年報,其凈利潤虧損金額高達12.9億元,并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達意見”的審計報告。由于2004年、2005年已連續虧損,公司股票于當天宣布停牌。2007年5月21日,S*ST北亞收到上交所通知,5月25日起暫停上市,此時公司尚未股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暫停上市期間,S*ST北亞被哈爾濱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破產重整,并與債權人達成債務和解協議,避免了終止上市的后果。然而,在2008年11月和2009年1月,由沈陽鐵路局主導的公司重組及股改方案連續兩次被股東大會否決,直到2011年,中航工業集團正式介入,才令S*ST北亞迎來轉機。
中航工業集團于2011年6月推出重組以及股改方案。重組方案顯示,S*ST北亞以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中航投資100%股權。經評估,置出資產評估值為1.94億元,置入資產評估值為66.48億元,扣除贈與部分,差額由S*ST北亞以每股7.72元的價格向中航工業集團發行7.78億股來支付。
交易完成后,中航工業集團成為S*ST北亞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1.09%,S*ST北亞則從一家沒有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轉型為以證券、租賃、期貨、財務公司等金融業務和財務性實業股權投資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股改方案則確定為S*ST北亞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8股、向全體流通股股東每10股定向轉增13股。
實際流通股份5.98億股
中航工業集團主導的S*ST北亞重組及股改異常順利,重組方案獲股東大會通過后,也獲中國證監會核準,并于今年5月底完成;股改方案獲通過后,股權登記日敲定為8月28日。以上兩事項完成之后,S*ST北亞的總股本將上升至15.22億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航工業集團持有的7.78億股限售期為3年,且該集團承諾,期限屆滿后通過上交所掛牌出售價格不低于每股25元;其他非流通股股東的限售期則為1年,股份數量為1.46億股,所以,公司實際流通股份數只有5.98億股。
中航投資是何來頭?公告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4日,注冊資本25億元,主要從事實業投資、股權投資、投資咨詢。中航投資旗下公司眾多,直接控股6家,分別為中航證券、中航期貨、中航財務、中航租賃、中航信托、中航工業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參股的則有天津裕豐、科泰克、中航高科、中航鋰電(洛陽)等13家公司。
2011年,中航投資實現凈利潤12.55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6.38億元,完成中航工業集團作出的部分承諾。中航工業集團之前承諾置入資產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盈利預測數分別為5.33億元、6.39億元和7.61億元,若未完成,將以現金補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