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28 11:52:04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此次重大公共資源投資“大單”中,力挺實體經濟將是關鍵。
每經網浙江8月28日電(記者 徐杰)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繼重慶、湖南、廣東和貴州之后,浙江省日前出臺了經濟刺激方案,向民間資本招商推介441個項目,總投資額達1.18萬億元,將倚重該省豐富的民間資本。
浙江省政府此前對外公告稱,此次推出的441個重大項目將面向民間資本招商,涉及產業平臺、交通、能源、城建、社會事業等8個類別,此外,金融服務業、旅游及文化創意、農業及能源建設等項目也在招商范圍之列。
近年來,浙江省經濟增速開始放緩,下滑壓力徒增。“穩增長是當前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擴大有效投資有利于帶動經濟發展”,昨日(8月27日),浙江省發展與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稱,當前全國經濟運行面臨下行壓力,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民營經濟是浙江省的特色,浙江省想用好用活民間資本。
傾向民間資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上述441個項目涉及產業平臺、交通、能源、城建、社會事業等8個類別,總投資額為11830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20個,100億元以上項目26個。從大類看,產業平臺類項目投資額最大,為4375億元;其次為交通設施類,39個項目總投資額為2946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此次重大公共資源投資“大單”中,力挺實體經濟將是關鍵。如浙江省將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作為戰略性投資的“主戰場”,今年要在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新突破,投資力爭達到1800億元,其中舟山群島新區投資要達到550億元。產業集聚區發展是戰略性投資的重要平臺,1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今年要力爭完成產業和基礎設施投資1900億元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此次加大有效投資未提及將是否動用政府資金,稱此舉旨在吸引民間資本進入意愿強烈、國家層面有突破空間的行業和領域。
浙江省發改委主任孫景淼介紹,此次面向民間投資開展招商推介的目的包括拓寬民間投資行業準入,為民間投資進入壟斷性行業創造條件,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強化對民間投資服務,向民營企業公開公共資源性項目投資信息,搭建民間投資與政府投資項目的有效對接平臺;拓寬項目融資渠道,以獨資、合資等方式,幫助解決項目資金籌措難等瓶頸制約。
孫景淼還表示,浙江省將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促進民間投資“新36條”42項實施細則,制定省級部門分工方案,對配套實施細則一一梳理和銜接,研究提出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理出一批民資進入意愿強烈、國家層面有突破空間的行業和領域,包括爭取民資進入金融、鐵路、能源等領域先行先試。
資本是逐利的,因為投資回報,此前曾出現民間資本不進反退的現象。“民間投資不僅要進得來,還要劃得來。”孫景淼則公開透露稱,浙江省正研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包括收費年限、合理回報等。
浙江省發展與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如果市場公平競爭,此次民間資本有力可圖,首先要讓這些民間資本能夠進得來,當前浙江省正在研究制定承擔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監管等基礎性事務,提供公開競爭的市場環境,包括鼓勵性的結構性減稅政策正在推進當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浙江省2011年民間投資規模達到8563億元,占全省投資的60%左右。
增長下滑倒逼
今年以來,浙江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延續下行態勢,經濟下行的主要特點是工業和出口增幅回落較大,此外,社會消費增速持續下滑。
浙江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905.7億元,同比增長7.1%,增速比6月回升0.8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月低2.1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959.4億元,同比下降1.9%(6月為上漲1.2%)。
而1-7月,工業增加值5977.4億元,增長5.5%,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3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低4.8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6103.8億元,下降0.9%,降幅比上半年擴大0.2個百分點,期間出口1255億美元,同比增長3.4% ,出口增速低于全國同期(7.8%)4.4個百分點,低于福建(7.6%)、廣東(6.2%)等,其中,7月份,全省外貿出口198.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2%,增速比上半年下降10.2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方面,浙江省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5.7億元,同比增長12.1%,增幅比6月回落4.6個百分點。汽車類零售額192.8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比6月回落2.5個百分點,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59億元,同比增長12.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9%,名義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低1.3個百分點,實際增幅比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低1.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類零售連續4個月累計個位數增長,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18.7%下降到17.4%。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馬良華教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眼下,經濟整體環境低迷,大量規模較大的民間資本投資出路有限,此次1.18萬億元重大公共資源“大單”傾向民間資本是濟增速下滑比較明顯的浙江刺激經濟增長的其中一方面,“想辦法刺激民營經濟”。
浙江省發改委日前表示,“民間投資是主體”,將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投資是當前經濟穩中求進的現實之舉,“近年來兄弟省市你追我趕,區域競爭日趨激烈。我省的投資總量在全國的位次持續下滑,“十一五”期間我省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比重也由10.3%下降到7.5%。形勢逼人,不進則退。不管壓力有多重,抓有效投資的力度不能有絲毫放松。”
值得關注的是,與工業和出口出現持續下降的則是固定投資的再攀新高。1-7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90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高4.2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5745億元,增長28.8%,比全國高3.3個百分點,占到非國有投資的九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對于上述重大投資項目的推進,浙江要求進行強化責任落實和考核,定期督查通報各地投資完成情況,建立重大項目推進、有效投資任務完成情況與用地、財政獎勵掛鉤的機制等,并明確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要確保達到15%、力爭20%。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