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巴菲特母校A股4年:“哥”愛炒重組 被套ST又“踩雷”

2012-08-17 01:20: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明濤 實習記者 楊維波    

每經記者 劉明濤 實習記者 楊維波

哥倫比亞大學,以QFII的形式投資A股市場,已有4個年頭。因為該校被譽為經濟領袖人物的搖籃,培養了本杰明·格雷厄姆、沃倫·巴菲特、羅伯特·蒙代爾等經濟巨擘,所以其動向一直為市場所關注。

但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其在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并非熱衷價值藍籌,反而是青睞投機概念重組,在今年垃圾股暴跌的環境下,也沒能成功逃脫。

哥大資管精英薈萃

上交所關于ST股交易細則的征求意見稿打破了ST股之前的寧靜,在整個ST板塊集體跌停潮連續出現后,一家名為ST精倫(600355,收盤價4.25元)的個股映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眼簾,在該股的股東名單中,哥倫比亞大學以481.53萬股的持股數,成為ST精倫10大流通股東中唯一的機構。而從其持股歷史來看,很可能處于浮虧中。

在A股的歷史長河中,賭ST股摘星脫帽、破產重組的機構為數不多,這到底是怎樣一家QFII機構,其投資風格又是如何呢?

哥倫比亞大學培育出眾多投資精英,其投資基金同樣也有出眾的團隊。資料顯示,哥倫比亞投資管理公司的董事中有一半是校董,另一半是從外部聘請的校友,共15名專業投資人士;同時,哥倫比亞投資管理公司將大部分資產外包給了其他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在全球有大約30到40家的基金管理公司與哥大基金合作;國泰君安董事長顧頡、西部證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上海第二分公司投資總監的趙一凡都曾擔任過哥倫比亞大學QFII投資經理,足以說明,該QFII的投資團隊人才濟濟。

換手快 喜歡重組票

2008年才進入A股市場的哥倫比亞大學,其投資經歷可謂紛繁復雜,異彩紛呈,短短4年時間,經手股票多達40余只,且多數個股持有時間不超過半年,屬于典型的中短線投資風格。

一家QFII基金以中短線投資為主,多少有別于其他機構,而更有意思的是,該機構極為鐘愛重組股,比如其投資買賣過的攀鋼釩鈦、民生投資、銀星能源、風華高科等。

不過相比喜歡潛伏重組股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哥倫比亞大學投資重組股卻似乎沒有那么多“耐心”,往往是“跟風聽雨”,潛伏進去后,不到半年甚至一個季度便隨性賣出,完全在重組股市場迷失方向,2008年其 “處子秀”——介入攀鋼釩鈦就是例子之一。

根據攀鋼釩鈦2008年年報顯示,一直默默無聞的哥倫比亞大學突然以2282.43萬股的買入量,入圍該股的前10大流通股東,從攀鋼釩鈦2008年底的公開信息所示,最能吸引哥倫比亞大學投資興趣的是該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通過的消息。

原本以為重組方案獲得通過能夠提振攀鋼釩鈦股價,但事與愿違,2008年4季度和2009年1季度,該股股價表現不溫不火,大部分時間圍繞著9元附近波動,漲幅極小。或許與大盤當時強勁反彈表現反差太大,頗為失意的哥倫比亞大學最終在2009年1季度淡出其10大流通股東之位。

時隔一年,2010年1季度,哥倫比亞大學又相中當時盛傳可能被寧夏發電集團借殼實現整體上市的銀星能源,不過,該QFII持股“耐心”似乎不長,在隨后2、3季度,哥倫比亞大學不斷減持銀星能源,最終退出該股前10大流通股東之列。

幾年間,有過重組傳聞的國風塑業、泰山石油、南京新百、民生投資、風華高科、光華控股、中航光電、鹽田港等10余只個股都得到過哥倫比亞大學的青睞,但這些個股最終成功重組的,少之又少。

被套ST踩中業績“地雷”

除了短炒重組股外,哥大對于一些題材股的炒作也熱衷參與,有的甚至踩中業績“地雷”。

2009年2季度,哥倫比亞大學首次介入鄂爾多斯的時候,多晶硅概念還沒有被市場廣泛挖掘,也許有了之前炒重組股失敗的經驗,這一次他們選擇潛伏,等待黎明破曉的那一天,但哪知在堅守了5個季度后,2010年2季度,哥倫比亞大學竟然在股價爆發前夜減倉,當鄂爾多斯股價從2010年7月份最低的9.14元漲至最高的24.75元時,不知哥倫比亞大學作何心情。

失守多晶硅概念股,哥倫比亞大學2010年又瞄上具有鋰電池、新能源多重概念的南都電源,在當年2季度,該QFII買入南都電源60萬股,一舉成為該股的第一大流通股東,豈料當時剛剛登陸創業板的南都電源業績變臉,中報業績不僅大幅下滑,而預計2010年前3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35%~65%。有意思的是,踩中業績“地雷”的哥倫比亞大學并未就此放棄南都電源,2011年上半年還一度增倉該股至202.82萬股,從南都電源今年1季度10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可以發現,哥倫比亞大學在過去一年時間不斷減倉,從南都電源上市后走勢來看,該基金很可能“折戟”在該股身上。

此外,哥倫比亞大學還押寶ST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從其獲得QFII資格至今,哥倫比亞大學一共潛伏過兩只ST股,分別是ST秦嶺和ST精倫。今年1季度,哥倫比亞大學以200萬股持股數首次進入ST秦嶺10大流通股東之列,由于當時盛炒摘星脫帽概念,ST秦嶺股價一度從3元漲至4.45元,不過到了2季度,ST秦嶺股價出現大幅回落,而“毫無耐性”的哥倫比亞大學也在2季度選擇減倉退出該股10大流通股東。

當然,對于ST精倫的投資,哥倫比亞大學則選擇持續堅守,從2010年2季度買入后,不斷加倉,最多持股數達到885萬股,或許看見ST精倫始終未脫帽重組,2011年2季度,哥倫比亞大學開始持續減持,截至今年1季度,哥倫比亞持有ST精倫股份只剩481.53萬股。記者從該QFII持續買入時點來看,其持股成本大約在6元附近,而如今ST精倫股價不足4元,哥倫比亞大學估計浮虧不少,今年2季度是否繼續堅守,待到中報披露時就見分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 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