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 2012年上半年中國并購交易量下挫三成

每經網 2012-08-15 00:43:03

每經網8月15日上海電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 上海

8月14日,普華永道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企業并購分析報告稱,由于全球經濟低迷持續對歐洲的經濟大國、美國以及中國本身的挑戰,并購交易的市場也遭到影響,2012年上半年中國的并購交易在數量上減少了33%,交易金額也下降了10%。

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國海外并購卻沒有遭到影響,中國企業反而抓住海外市場的買入機遇。今年上半年海外并購交易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交易金額已達2011年上半年3倍左右。不過,普華永道中國企業并購合伙人劉晏來指出,由于遭受內外雙重壓力,私募股權基金顯得非常謹慎,上半年中國境內交易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私募基金交易數量下滑了39%。

上半年國內并購交易量下滑三成

根據湯森路透、投資中國及普華永道的統計數據與分析,2012年上半年與中國相關的并購交易披露的交易總量為1823件,交易金額為789億美元,較2011年上半年相比分別減少33%與10%。

資料顯示,上半年境外戰略投資者入境并購數量甚至同比下降42%,而私募股權基金交易數量也同比下降39%。不過,相較而言境內戰略投資者并購數量降幅較少,為25%。

“在其本國市場前景未明的情況下,境外戰略投資者減少了針對中國企業的并購交易數量”,劉晏來認為,“相比而言,境外投資者降幅最大可以理解,大多數境外戰略投資者在其本土市場都遭遇了各種更嚴峻的考驗,不管是企業的經營還是資金供應上,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減少了對中國的投資行為完全可以理解。”

不過,劉晏來也指出,海外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并沒有下降,還是在尋求各類投資機會。今年上半年有更多的國際化的海外企業開始重新考慮和中國企業的合資與合作的問題,甚至考慮一些全球性層面的合資與合作。

私募基金持幣謹慎觀望 

與境外投資者在中國的并購交易急劇下降類似,《每日經濟新聞》發現,私募股權基金同樣非常謹慎,上半年交易數量大幅下滑了39%。研究報告認為,部分原因來自于私募股權基金在預期市場價格會進一步下跌的情況下放緩了交易進程。

“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普遍看到宏觀經濟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估計和價值的預期也會降低,在估計及和價值預期沒有達到他們所想要的時候,就會放緩投資的過程”, 劉晏來指出,“但是鑒于私募股權基金資金充足,同時中國民營企業需要成長資本,因此我們預期私募股權基金交易情況在今年下半年會開始好轉。而且據我們了解,私募股權基金還是在中國保持了一個比較積極的尋找項目的過程。”

同時,某私募股權基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出現上述下滑的情形,是作為一個成熟的財務投資者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自然反應。今年上半年大家關注較多的就是整體歐洲危機的狀況,包括希臘、西班牙、意大利這些國家存在的主權財務危機,也包括它們是否會退出歐元區,這是放在全球專業投資人面前的一個巨大擔憂。

“正是基于這樣一個外部背景,同時基于中國宏觀經濟也面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在內外雙重壓力之下,私募股權資金顯得比較謹慎。”該人士指出。

劉晏來分析認為,另外一個給私募股權基金帶來壓力的原因來源于退出機制。

“以前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市場退出更多是通過企業上市”, 劉晏來稱,“在宏觀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目前海外和國內的股市也處在不良的時期,今年上半年企業上市的嚴控,讓私募對他們的投資活動帶來更多的擔憂。”

劉晏來進一步指出,當大家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有顧慮的時候,私募股權基金就會偏向進入保守與防御性的行業,同時也會傾向關注從中國經濟轉型和“十二五規劃”中最易獲利的行業。

“因此我們發現大量的私募股權投資交易目標公司處于消費品、醫療和技術等行業”,普華永道報告指出,“我們預計2012年下半年私募股權基金的并購交易數量將有所恢復;這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行業累積了過多擬投資金以及中國民營企業對成長資本的高需求相一致。”

我國海外并購熱情不減

與國內并購交易遇冷相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中國的海外并購交易并沒有受全球宏觀經濟不景氣影響,反而交易金額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明顯,為3倍左右。

“海外市場的疲軟一定程度上對中國大陸企業來講,反而是一個買入的最好時機”,劉晏來對媒體表示,“中國企業正抓住海外市場的買入機遇,大力并購海外能源類和工業技術密集型企業。”

根據報告顯示,中國在2012年上半年的海外并購交易中,資源和能源領域的交易居于首要位置,占總數量的44%,而2011年上半年,這一比例為36%。這一領域的交易在金額上也占了很高的比重,2012年上半年披露的資源和能源領域交易金額占該時期海外并購交易金額總數的69%,在上半年披露的9宗交易金額大于10億美元的海外并購交易中,其中7宗為資源和能源領域交易。

“我們觀察到了一個新興的趨勢,即中國民營公司和國有企業與中國本土的私募股權基金合作進行海外并購。例如,三一重工聯合中信基金斥資4.08億美元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劉晏來預言,“這個趨勢會延續,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與私募基金合作。其中最大的好處在于,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過程中始終存在對海外市場不夠了解情形,對海外的文化、管理各方面適應存在一定困難,有經驗的私募股權基金參與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水土不服的現狀。”

此外,報告還指出,中國大陸企業不僅仍然持續關注于從海外市場引進先進的工業技能、技術和知識產權,而且我們發現一個新興趨勢是中國大陸企業也開始通過滲透海外市場以謀求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尋求其核業務在海外擴張的機會。比如,萬達斥資26億美元收購了美國AMC院線(2012年上半年披露的金額最大的海外并購交易)以及海爾以1億美元完成收購三洋電機在東南亞地區的白色家電事業部。報告指出,預期在未來出現真正的中國“跨國企業”是一個關鍵的趨勢。

責編 吳永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亚洲国产呦萝小初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日本国产在线精品专区 | 久久久久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