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全部

每經網首頁 > 全部 > 正文

資本外流壓力不可低估

中國證券報 2012-08-08 11:36:23

展望未來,這種資本外逃壓力之所以會延續,關鍵原因在于歐洲經濟萎靡不振,新興市場經濟體風險積聚。

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風險很大一部分源于其久治不愈的經濟痼疾,如印度的貿易赤字和經常項目收支赤字,而且某些熱門新興市場此前幾年的成就也給他們埋下了經濟逆轉和倒退的風險。因為這些新興市場吸引了更多的熱錢內流,資產泡沫更大,而政府、企業盲目投資擴張的沖動更強,留下的窟窿也更大,通貨膨脹壓力也更強。

初級產品行情轉熊和未來美國回歸加息周期將是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的兩大威脅。前者的威脅不僅在于會直接減少相關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收入,更在于可能引爆牛市時期滋長但被掩蓋的社會矛盾。畢竟,就總體而言,其他條件相同,與制造業驅動的增長相比,初級產品行業驅動的增長會帶來更多的腐敗、兩極分化和暴力壓榨,從而產生較多的社會矛盾。因為制造業企業處于永恒的賣方市場,企業需要創新才能取悅消費者而賣出產品,實現增長;但初級產品行業經營的關鍵在于占有資源,牛市時期尤其如此,即使沒有取悅于下游產業的創新,只要能夠“擺平”相關方面勢力占有資源,就能大發利市。麻煩的是,近十年來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增長業績雖然顯赫,但相當多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增長高度依賴于初級產品牛市,其助長社會矛盾的副作用可想而知。

由于美國經濟基本上已經步入復蘇軌道,無論QE3如何炒作,美國回歸加息周期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這個轉折即使今年不會發生,明年發生的概率也相當高。而這個轉折一旦發生,就很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資本流動逆轉和債務危機。1970年代“尼克松沖擊”引發西方各國貨幣競爭性貶值和后發國家債務融資高潮;到1980年代初,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鐵腕推行的緊縮貨幣政策,引爆了席卷幾乎全球第三世界國家和蘇聯東歐的債務危機。這一次新興市場經濟體是否會重蹈1970-1980年代之覆轍,值得警惕。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第一页A∨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