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7-26 13:46:05
一方面是海外訂單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傳統產業受制于綜合成本高居不下。
每經記者 韓海龍 發自深圳
7月24日,深圳市市長許勤在深圳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稱,初步核算,上半年實現本地生產總值5474.1億元,同比增長8%。許勤認為,深圳經濟運行呈現出“穩步回升、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總體協調”的發展態勢。
這也一舉扭轉了,深圳一季度GDP5.8%增長的頹勢,在此之前,深圳經濟數據在今年年初曾連續多月負增長。
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認為,即使如此,但還不能說深圳經濟就觸底回升,尤其深圳是外向型經濟比較高的地區,整個外向型經濟都還在下行壓力下,因此深圳未來經濟還存在巨大的壓力。
深圳市市委書記王榮則指出,深圳經濟發展面臨出口形勢嚴峻、內需增長緩慢、新項目落地進度不理想、部分企業效益下降等幾大困難。
財經評論人士彭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一方面是海外訂單不足,另一方面則是上述產業受制于綜合成本高居不下以及深圳近年來加大的傳統產業轉移升級。”
傳統產業承壓
深圳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相關信息顯示,深圳上半年傳統產業出口遭遇瓶頸,服裝、家具、鞋類、紡織、玩具、箱包、塑料制品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商品合計出口134.3億美元,下降13.6%.作為未來出口風向標的加工貿易進口出現負增長。
深圳海關2012年前5月企業進出口統計數據顯示,來料加工同比下滑22.06%,加工貿易進口設備同比下滑高達90.86%,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也有37.79%的降幅。
據悉,自2011年12月起,經深圳口岸出口的紡織服裝月度出口值連續3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的現象,2月份更是創出了自2010年3月以來的新低。其中,對香港、美國、東盟、非洲的出口額均有所增長,而對歐盟出口的紡織服裝額約為24.3億美元,同比下滑12.9%。
深圳海關認為,這與國內外棉花價格倒掛持續以及東南亞地區國家生產成本優勢逐步顯現有著直接關系。5月25日棉花價格數據顯示,國內棉價格約為18800元/噸,而國際棉價在征收關稅和增值稅后價格尚不足14000元/噸。
此外,眾多紡織服裝企業由于訂單萎縮等原因,庫存壓力長期存在,這種情況在2012年進一步加劇。
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曾于近期對深圳彩電企業生存狀況進行走訪調研。相關企業反映,原材料、人工、運輸、管理、房租、水電等費用的上漲,使企業營運成本不斷上升,彩電企業的平均利潤甚至只有3%左右。
上述彩電企業認為,受歐債危機因素影響,外圍經濟形勢不明朗,出口仍然面臨嚴峻形勢的,其同樣不看好國內市場的銷售在今年會出現較大增長。
一份來在深圳國稅的資料顯示,深圳上半年制造業實現企業所得稅43.31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5.8%,而小規模納稅人發展緩慢,一般納稅人擴大生產意愿不足。
“從我們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外向型企業生存狀況調研》課題組調研的情況來看,勞動密集型企業另人擔憂,主要是整個利潤空間被壓縮,不少企業出現‘繼續做是找死,不做事等死’的狀況。”黎友煥認為,目前看來,這種情況還在進一步演化,相關問題也沒有被解決。
產業轉移轉型
許勤在會上表示,深圳經濟從結構上看,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
2011年深圳市發布的一份產業轉型文件中明確指出,產業轉型的指導思想為以大企業大項目為抓手,以結構優化提升產業層級,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以產業轉移加快產業轉型。
一方面,深圳市針對傳統制造業,大力淘汰產業鏈最下游、低附加值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大量工廠遷往惠州、東莞等地。伴隨著“騰龍換鳥”政策的實施,深圳也因此出現了廠房空置率不斷攀升的現象。
對此,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馬遙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短期會有陣痛,但是這符合深圳長遠發展規劃及近期的政策調整目標,傳統制造業在其整體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會越來越低。”
另一方面,提高現代服務業比重、提升產業鏈層級成為深圳市經濟轉型的重要任務。
深圳市統計局一季度數據顯示,全市三大產業比例已經達到0:44.3:55.7,第二產業比重繼續降低,第三產業比重比2011年提高2.2%。
有深圳市政府官員此前指出,深圳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設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務院有關前海合作區的批復中也明確指出,將把其打造成現代服務業體系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的引領區。
馬遙稱,“深圳目前正大力開展傳統產業升級、新型產業開發,各傳統產業產值不斷下降,對深圳整體經濟影響越來越小。改革開放的各項舉措在深圳先行嘗試,并取得了不錯成效,尤其是前海金融園區的建設,將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主要試點。”
國務院參事李慶年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同樣表示,諸如深圳等沿海城市,可以把經濟增幅放緩下來,將部分產業向內地轉移,抓住這個機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