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4 01:22:19
黃曲霉毒素M1屬于真菌毒素,是黃曲霉毒素B1在動物體內的羥基化代謝產物,具有劇毒性和強致癌性。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李亞蟬 發自廣州
本土奶業又一輪信任危機被南山奶粉引爆。
日前,廣州市工商局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流通環節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樣檢驗結果,光明、南山等品牌乳制品被檢出不合格。其中,南山倍慧5個批次奶粉被檢出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M1超標。
“只能說他們管理太差了,這么嚴重的問題都有,真是沒想到。”一位資深奶業人士昨日(7月23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
針對亞華乳業問題奶粉情況,國家質檢總局在昨日的一個發布會上稱“高度重視這一情況”,并立即通知湖南省質監局進行調查處理,湖南省質監局已經責令企業全面停止生產銷售,召回問題產品。
同型號產品仍在廣州銷售
在廣州工商局最新公布的抽檢報告中,記者發現,此次共抽檢610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合格率為99.02%,共有6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不合格。
在這6個批次中,有5個批次來自本土知名品牌南山倍慧奶粉,而且這5個批次均被檢出強致癌性物質黃曲霉毒素M1超標。
廣州工商局對外表示,黃曲霉毒素M1屬于真菌毒素,是黃曲霉毒素B1在動物體內的羥基化代謝產物,具有劇毒性和強致癌性。
關于南山倍慧奶粉被檢出上述項目不合格的原因,昨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該品牌生產企業湖南亞華乳業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亞華乳業)行政總監龍女士,但均未聯系到本人。記者最后只聯系上南山倍慧的客服。
南山倍慧客服表示,目前該批次產品已經下架,公司將為消費者提供退換貨服務。上述客戶還稱,該批次產品目前正在復查當中,而其他產品也在大批量的抽查當中。
記者在走訪廣州市場的過程中發現,南山倍慧的嬰幼兒奶粉目前仍在銷售。一些超市的銷售員表示,抽檢不合格的該批次產品已經下架,目前在售的為不同批次產品。
南山倍慧客服表示目前其他批次產品均可放心使用,“從去年年底起,湖南省質檢部門以及其他省級質檢部門每個月都會對我們公司產品隨機抽樣進行風險指標的監控,并且我們也會向省質監部門送樣進行相關檢測,未檢測到黃曲霉素的異常,公司也具備相關的權威檢測報告。”
對于5個批次產品均被查出不合格的原因,該客服稱,這5個批次產品基本是去年年底之前的,“之后我們改善了抽檢部門,改善了流程,所以質檢會更加嚴格,產品也會更加有保障。”
亞華乳業被責令停業整頓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南山倍慧面臨的困難并不只有這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7月23日)從長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獲悉,長沙市質監部門目前已經對亞華乳業下達了責令停產通知書,責令該公司立刻停業整頓。
據介紹,經長沙市質監部門調查核實,亞華乳業生產的5批次不合格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生產時間為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該企業生產記錄顯示,共計生產量為31.4778噸,主要銷售區域為湖南省和廣東省。經初步調查,產品檢出黃曲霉毒素M1的原因初步認定是由于奶牛喂養過程中食用了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飼料,具體原料來源目前正在全面追查。
一位資深奶業人士表示,這樣的懲罰其實并不重,不過相對此前部分企業出現類似或者更嚴重的問題均被從輕處理,此次湖南對亞華乳業進行停業整頓確實已經較重。
長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表示,針對亞華乳業5批次不合格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問題,該部門于7月22日啟動了食品安全應急響應機制,召開了相關監管部門會議進行部署和安排,要求各相關監管部門對亞華乳業采取一系列相關措施。
除責令停產整頓外,亞華乳業還被要求立即啟動不合格產品召回工作,預計召回工作將于7月24日前結束,所有問題產品將全部集中到監管部門指定地點嚴格控制和保管,并依法銷毀,嚴禁不合格產品回流市場。同時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已對該市內在售的問題奶粉進行全面清查下架,并對流通環節乳制品開展黃曲霉毒素專項抽檢。
此外,長沙市質監部門目前已對該公司庫存原材料及近期生產的庫存產品55100袋(廳)進行封存抽檢,樣品已送交有關法定檢驗機構檢驗;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已對市內在售的問題奶粉進行全面清查下架,并對流通環節乳制品開展黃曲霉毒素專項抽檢。
值得注意的是,長沙食品安全委員會最后還表示,長沙公安局食品安全執法大隊已經提前介入,如該企業或相關人員涉嫌犯罪,將堅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南山的危機
被責令停業整頓的“亞華乳業”可能并不為公眾所熟悉,不過“南山”品牌則是中國最早的奶粉品牌之一。資料顯示,早在1956年,南山農場就已經開辦,1979年南山乳品廠成立,“南山牌”奶粉誕生。
國內著名奶業專家王丁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2004年以前,南山奶粉在廣東頗有名氣,且占據一定市場份額。而上述資深奶業人士則告訴記者,南山奶粉作為老國企以前頗為出彩,銷售額可能約有10億元,最高時有16億元左右,其主要市場在華南、華中、西南。
不過現在的南山倍慧奶粉所屬企業名字叫湖南亞華乳業控股有限公司,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旗下中信資本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目前,所有的危機主要還是集中在老國企南山身上。上述資深奶業人士告訴記者,據其估算南山奶粉目前在市場上表現較差,只有湖南、廣西和江西等部分區域還可以,一年可能只有3億~5億元的銷售額。王丁棉也表示,目前南山在廣東地區已經沒有什么影響力了。
在記者昨日的走訪中,多家超市的銷售人員也表示南山倍慧奶粉銷售業績不佳。對于南山沒落原因,王丁棉認為是2004年后競爭日趨激烈,國內一些大型乳制品企業迎頭趕上,而外資奶企也加入競爭。上述資深奶業人士則認為,這源于當年南山的人才出走。
據悉,2003年原南山乳業總經理陳遠榮帶了一批南山乳業的管理團隊離職,后來陳遠榮的這個團隊成立了澳優乳業,并成功赴港上市。
南山現在更是危機重重。“5個批次都查出不合格肯定是內部管理問題。”王丁棉表示。
上述資深奶業人士則告訴記者,黃曲霉菌在奶粉行業的生產和原料處理過程當中其實并不少見,原料粉經常檢驗不合格,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只不過成品還有這個問題,就少見了,因為這個是必檢項目,危害比較大,一般在生產前就查得很嚴,在成品當中一般不會有。
而從目前來看,該資深奶業人士認為,這次抽檢出致癌物質事件對南山的打擊可能是致命性的。
王丁棉則進一步認為,本土奶粉短短半年時間發生兩起黃曲霉菌事件,是很大的負面影響,受打擊的不僅是當事企業,本土奶企都將因此受到牽連。他預計,沒有3~5年,國內消費者將很難對本土奶粉重拾信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