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新的退市風險開始顯現

2012-07-20 01:08:30

因為面臨退市風險,大小非的瘋狂減持,一方面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廣大中小投資者損失。

每經編輯 曹中銘    

曹中銘

經過修訂后的2012版滬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發布,標志著A股市場全新的退市制度開始步入實施階段。今后市場上是否還會出現“僵尸公司”死而不僵,股市“不死鳥”是否仍然橫行的現象,監管部門的執行力將是一塊“試金石”。

即使是按照以往的退市標準,目前市場上符合退市條件的上市公司也不少。新的退市制度實施之后,由于設置的條款更多,上市公司踩中退市“地雷”的幾率也將更高。一家上市公司退市,不僅意味著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得到發揮,意味著其從資本市場上消失,也意味著投資者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命運,同樣意味著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開始真正在市場上出現。

其實,早在滬深交易所頒布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后,績差股、披“星”戴“帽”股就作出了強烈的反應,市場炒作ST類股票的熱情也迅速降溫。而且,從板塊指數的漲跌幅度來看,ST板塊的表現也是比較差的。這說明,退市制度已提前發揮出影響力,而那些熱衷于炒作績差股或ST類個股的投資者,也不得不吞下其中的苦果。

在資本市場中,每一項重大制度的出臺或變革,不僅會導致市場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調整,而且會波及股價的漲跌,進而影響到市場持股心態的穩定。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如是,退市制度方案的完善亦如是。正因為如此,新的退市風險開始在市場中顯現。

7月19日,ST當代披露的年內第8份股東減持公告顯示,其第二大股東南京美強特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于7月17日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50萬股。本次減持完成后,南京美強仍持有1286萬股ST當代,占總股本的6.15%,仍然位居二股東。

2010年南京美強通過司法拍賣一度成為ST當代的控股股東,后由于種種原因以持4000萬股退居老二的位置成為“財務投資者”。自去年8月份,南京美強開始了其減持之旅。與眾多大小非的套現一樣,作為“財務投資者”,南京美強的減持無可厚非,但問題卻并非這么簡單。7月13日,ST當代曾預告上半年預虧160萬元,虧損原因為主營業務較少,雖然與去年同期虧損1636萬元相比已大有好轉,但近幾年來,ST當代的業績卻乏善可陳。資料顯示,2010年ST當代實現營業收入164.3萬元,去年為295.94萬元,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1.57萬元。如此態勢,ST當代今年的營業收入顯然難以樂觀,甚至達到1000萬元的門檻都很困難。

按照現行退市制度的規定,如果對ST當代進行“追溯”,則其已滿足終止上市的條件。盡管新的退市標準中凈資產值、營業收入指標等,均以2012年報數據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年報數據,但ST當代業績的糟糕表現,卻也讓其步入瀕臨退市的邊緣,更何況,ST當代的每股凈資產不到2分錢。

因此,南京美強的減持并非不無道理。作為大小非,南京美強顯然希望能夠在更高的價位上減持以獲取更大的利益,但ST當代的現狀使南京美強不得不采取套現的舉措。去年5月份以來,ST當代綿綿下跌,甚至連像樣的反彈也沒有。這固然與上市公司的業績有關,與整個市場的低迷有關,但南京美強的大肆減持行為,同樣“難辭其咎”。

因為面臨退市風險,大小非的瘋狂減持,一方面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廣大中小投資者損失。事實上,這是新的退市機制下由大小非的出逃行為形成的另一類風險。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講,此類風險不可不防。否則,就有可能充當大小非減持的“炮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

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曹中銘 經過修訂后的2012版滬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發布,標志著A股市場全新的退市制度開始步入實施階段。今后市場上是否還會出現“僵尸公司”死而不僵,股市“不死鳥”是否仍然橫行的現象,監管部門的執行力將是一塊“試金石”。 即使是按照以往的退市標準,目前市場上符合退市條件的上市公司也不少。新的退市制度實施之后,由于設置的條款更多,上市公司踩中退市“地雷”的幾率也將更高。一家上市公司退市,不僅意味著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得到發揮,意味著其從資本市場上消失,也意味著投資者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命運,同樣意味著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開始真正在市場上出現。 其實,早在滬深交易所頒布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后,績差股、披“星”戴“帽”股就作出了強烈的反應,市場炒作ST類股票的熱情也迅速降溫。而且,從板塊指數的漲跌幅度來看,ST板塊的表現也是比較差的。這說明,退市制度已提前發揮出影響力,而那些熱衷于炒作績差股或ST類個股的投資者,也不得不吞下其中的苦果。 在資本市場中,每一項重大制度的出臺或變革,不僅會導致市場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調整,而且會波及股價的漲跌,進而影響到市場持股心態的穩定。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如是,退市制度方案的完善亦如是。正因為如此,新的退市風險開始在市場中顯現。 7月19日,ST當代披露的年內第8份股東減持公告顯示,其第二大股東南京美強特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于7月17日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50萬股。本次減持完成后,南京美強仍持有1286萬股ST當代,占總股本的6.15%,仍然位居二股東。 2010年南京美強通過司法拍賣一度成為ST當代的控股股東,后由于種種原因以持4000萬股退居老二的位置成為“財務投資者”。自去年8月份,南京美強開始了其減持之旅。與眾多大小非的套現一樣,作為“財務投資者”,南京美強的減持無可厚非,但問題卻并非這么簡單。7月13日,ST當代曾預告上半年預虧160萬元,虧損原因為主營業務較少,雖然與去年同期虧損1636萬元相比已大有好轉,但近幾年來,ST當代的業績卻乏善可陳。資料顯示,2010年ST當代實現營業收入164.3萬元,去年為295.94萬元,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1.57萬元。如此態勢,ST當代今年的營業收入顯然難以樂觀,甚至達到1000萬元的門檻都很困難。 按照現行退市制度的規定,如果對ST當代進行“追溯”,則其已滿足終止上市的條件。盡管新的退市標準中凈資產值、營業收入指標等,均以2012年報數據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年報數據,但ST當代業績的糟糕表現,卻也讓其步入瀕臨退市的邊緣,更何況,ST當代的每股凈資產不到2分錢。 因此,南京美強的減持并非不無道理。作為大小非,南京美強顯然希望能夠在更高的價位上減持以獲取更大的利益,但ST當代的現狀使南京美強不得不采取套現的舉措。去年5月份以來,ST當代綿綿下跌,甚至連像樣的反彈也沒有。這固然與上市公司的業績有關,與整個市場的低迷有關,但南京美強的大肆減持行為,同樣“難辭其咎”。 因為面臨退市風險,大小非的瘋狂減持,一方面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廣大中小投資者損失。事實上,這是新的退市機制下由大小非的出逃行為形成的另一類風險。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講,此類風險不可不防。否則,就有可能充當大小非減持的“炮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83520159成都:028-86516389028-86740011無錫: 15152247316廣州:020-89660257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 日本欧美精品动漫中文字幕 | 专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AV | 夜色福利少妇专区 | 伊人网在线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Ⅴ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