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合眾思壯上市2年業績變臉 姚明財富縮水達4600萬

證券日報 2012-07-19 08:55:03

 

資料顯示,合眾思壯自2010年4月2日上市以來,業績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2012年一季度,甚至出現虧損局面。合眾思壯修正后的業績預計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400萬元-2600萬元。

此外,合眾思壯自去年7月公布股權激勵之后,便有12位中層管理人員與核心技術人員離職。有投資者指出,合眾思壯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可實現希望渺茫,行權價格更是缺乏吸引力,人才流失或與此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合眾思壯前十大股東之一的“小巨人”姚明 ,也跟著受累了,與合眾思壯上市首日91.5元的收盤價相比,姚明的財富縮水高達4612萬元。

上市2載步入虧損

子公司缺乏盈利能力?

合眾思壯是一家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上市公司,業務涵蓋專業應用和大眾消費兩大領域。

2010年4月2日,合眾思壯在深交所上市。

招股說明書顯示,合眾思壯2007-2009年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7,275.28萬元、7,289.55萬元和7,416.19萬元,處于增長趨勢。上市之時,合眾思壯也曾提出發行當年及未來兩年內的發展計劃,即力爭成為衛星導航定位領域中世界級領先企業。

然而,事與愿違,上市以來,合眾思壯業績一直在走下坡路。

2010-2011年報顯示,合眾思壯凈利潤分別為5283萬元和4197萬元,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滑了25.87%。

到了2012年一季度,甚至出現虧損局面,凈利潤為-1864萬元。

同時,合眾思壯在一季報的業績預測中指出2012年1-6月可能虧損500-1000萬元,折合一季度虧損的1864萬元,即二季度理應盈利不少于800萬元。

然而,7月10日一則業績修正公告則讓投資者大跌眼鏡,1-6月業績預計虧損2400萬元–2600萬元,折合一季度虧損的1864萬元,則二季度仍然虧損了536-736萬元。

此外,2011年報顯示,合眾思壯所公開的8家子公司和聯營企業中,虧損的有6家,僅有1家盈利62萬元。

存貨應收逐年攀升

營收七成靠賒賬?

需要指出的是,自2010年4月2日上市以來,合眾思壯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均為負值。

其中,合眾思壯2011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為-6769萬元,同比減少了67.11%;2012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為-1814萬元,同比減少了181.97%。

有業內人士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往往體現企業的市場銷路和資金流動狀況。

據數據統計,合眾思壯2009-2011年存貨分別為9144萬元、14904萬元和15187萬元,且2012年一季度存貨仍為15451萬元。同時,合眾思壯2012年一季度應收賬款為1.68億元,同比增長83.82%;2010-2011應收賬款分別為8400萬元和17345萬元,2011年度應收賬款同比增長了106.47%。

對此,合眾思壯表示,公司2011年度計提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同比增加了386.06%。

值得一提的是,合眾思壯在2011年報中提到,公司前五名客戶銷售金額為7731.51萬元,而賬齡為一年期的應收賬款前五名單位余額為6449.63萬元,如果剔除增值稅,則反映營業收入的應收賬款額為5353.19萬元,占前五名客戶營業收入的69.24%。

有投資者認為,前五名客戶營業收入中有近七成為賒賬銷售,這種情況并不常見,而應收賬款前五名中,其他幾名都列出單位,唯獨第三名客戶不公開,這其中又包含了什么隱情?

12名中層人士出走

股權激勵條件苛刻?

股權激勵往往是以激勵管理層和提高公司業績為根本目的,但對合眾思壯而言卻適得其反。

2011年7月25日,合眾思壯公布股權激勵草案,行權價格為33.30元。需要激勵的人員共98人,其中中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共91人。三個行權條件分別為:以2010年為基數,2012、2013和2014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8%、75%和140%,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于4%、6%和8%,且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均不得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的平均水平并不得為負。

3.15日,合眾思壯公布股權激勵草案修訂稿,行權價格仍為33.30元。行權條件變為:以2010年為基數,公司2012、2013和2014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23%、90%和160%,公司2012-2014年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于4%、6%和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均不得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為負。

同時,合眾思壯3月15日發布的公告中顯示,有12名中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離職。離職人員分別為:戴鵬(經營總監)、袁層威(深圳區總經理)、趙寧 (人力總監)、呂利峰(區域行政經理)、劉越(區域財務經理)、殷濤(信息主管)、陳升愛(大區經理)、趙凱(部門經理)、范小軍(導航事業部總經理)、印明明(部門經理)、梁柏林(高級工程師)、顧萬清(技術主管).

2011年7月25日,合眾思壯發布股權激勵草案,行權價格為33.30元,次日收盤價跌至32.10元;2012年3月15日,合眾思壯公布股權激勵草案修訂稿,行權價格依然為33.30元,次日收盤價為27.20元。

有投資者指出,合眾思壯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實現希望渺茫,行權價格更是缺乏吸引力,這或許是導致12位中層人士出走的真正原因,而人才流失意味著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喪失,核心技術和機密甚至可能外泄,進而導致產品市場的縮減,對企業發展而言是極大的負面影響。

明星效應難持續

姚明財富縮水4612萬?

資料顯示,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先是擔任合眾思壯產品的代言人,而后在合眾思壯上市前成為公司股東。

然而,姚明的明星效應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卻無法帶動合眾思壯的盈利能力。

合眾思壯自上市以來,業績一直在走下坡路,2012年一季度開始甚至虧損。

2010年4月2日是合眾思壯上市日,收盤價為91.5元,如果對其股票進行后復權,截至2012年7月17日,股價則為23.04元。據此可知,與合眾思壯上市首日收盤價相比,股價下滑幅度達74.82%。

合眾思壯上市以來,歷經兩次權益分派。2010年合眾思壯權益分派方案為每10股派4元人民幣現金,然后每10股轉增2股;2011年公司權益分派方案為每10股派2元人民幣現金,然后每10股轉增3股。

合眾思壯上市之時,“小巨人”姚明身居第六大股東,持有公司67.5萬股,經過兩次權益分派之后,當前持股數變為105.3萬股。

如果以合眾思壯上市之時的首日收盤價來計算,姚明所擁有的市值為6176.25萬元(91.5元/股*67.5萬股),歷經兩次權益分派,如果以7月17日收盤來計算,姚明所擁有的總市值為1563.624萬元(含兩年分紅所得現金,具體計算公式為:105.3萬股*14.48元/股+67.5萬股/10*3.6+81萬股/10*1.8),累計財富縮水了4612.626萬元。

7月17日,中國資本證券網致電合眾思壯董秘曹紅杰,但仍未能與其取得聯系。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激情在线中文 | 亚洲Av2020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一区跳转 | 亚洲福利院在线看AV | 日本在线a∨在线网站 | 伊人大蕉香中文字幕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