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7-13 22:24:04
澳大利亞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阿特拉斯與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舉行入市協議簽約儀式。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鋼市持續低迷,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則再添新丁,繼續探路價格發現機制。
7月13日,澳大利亞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阿特拉斯(Atlas)與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礦所”)舉行入市協議簽約儀式,阿特拉斯(Atlas)正式成為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會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阿特拉斯今年銷往中國的鐵礦石量將達到1000萬噸左右,主要渠道有現貨礦和協議礦兩種,分別占50%?,F在,公司的產量穩固上升,預計2017年產量達4600萬噸,屆時,阿特拉斯的長期和現貨供應渠道也會有所上升。
“作為澳大利亞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阿特拉斯的加入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國際影響力。”北礦所方面介紹稱。
此前,澳洲三大礦商力拓、必和必拓和FMG以及巴西淡水河谷等國外礦商均先后加入了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據悉,隨著阿特拉斯Hedland 港新的泊位于2015年建成,阿特拉斯也將一舉成為澳大利亞港口運能分配最多的鐵礦石生廠商之一。
資料顯示,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北礦所共同發起設立,今年5月8日正式運行。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得到了國內外鋼鐵企業、鐵礦石生產商和貿易商的廣泛關注,目前有會員177家。
記者注意到,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運營兩個月來,也正是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應聲下跌的時候,加上平臺作用,鐵礦石成交噸價已從先前的152美元降到135美元左右。
而市場需求減弱,成交量少,也在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上有所體現。北礦所當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12日,共47個交易日,平臺實現總申報530筆,總申報數量4419.1568萬噸,總成交22筆,總成交數量280.7808萬噸,美元成交額3.8億美元,人民幣成交額2160萬元。
對于未來鐵礦石市場,西本新干線高級分析師邱躍成認為,從目前情況看,鋼價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的低迷,而多數鋼廠已處于虧損局面,“進入6月中下旬后鋼廠停產檢修出現較明顯增加,鋼廠對鐵礦石采購普遍謹慎,鐵礦石需求出現回落”。
那么,市場需求減弱且還將持續,阿特拉斯卻選擇此時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是否是好時機?
當日,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中國鐵礦石交易平臺不是為了打壓價格,而是通過市場真實地反映鐵礦石市場供需關系,推動形成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阿特拉斯加入不是為了眼前成立的平臺,更不是為了打壓價格,未來希望獨立礦山的供應結構占40%~45%,更多獨立礦山加入平臺是從長遠考慮。”他說。
而阿特拉斯董事總經理Ken Brinsden也表達了公司追求透明、公正鐵礦石價格的想法。
值得關注地是,為減少高位鐵礦石帶來的成本壓力,中國一直有意減少對國際三大礦商的依賴。王曉齊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約占中國整個鐵礦石進口的36%至40%,未來這一份額有望下降10%,而阿特拉斯的加入,顯示中國在鐵礦石供應的決心。
同日,澳大利亞副總理兼財長韋恩·斯旺(Wayne Swan)閣下、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芳安(Frances Adamson)女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貽南,阿特拉斯(Atlas)董事總經理Ken Brinsden、中國首席代表保羅(Paul Glasson)、對外關系總經理Libby Lyons女士,北礦所董事長吳汝川、總裁董朝賓等出席了上述儀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