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3 01:05:12
近期消費市場疲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數據已經連續幾個月增速下降。受經濟周期影響,居民的消費購買力和消費意愿都不同程度的下降。從結構上來看,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品影響較大。為了刺激消費,政府又出臺了各種補貼政策,但與此同時,迫于環境的壓力,一些壓制消費需求的措施也出來了,前不久廣州公布了汽車限購的政策,這對目前的消費環境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我們不得不去思考,未來消費的增長點會在哪里呢?
與整個消費市場的疲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新興的消費領域正如火如荼的快速增長。以電商為例,京東網6月18日的店慶,單日銷售額達10億,結合去年淘寶雙十一節當天實現了30多億的支付寶交易額,我們不禁感嘆,新興的購物模式對消費需求的刺激實在是很強大。
供給創造需求,這是新興消費的最明顯特征,蘋果每出一款新產品,都會帶來巨大的消費刺激,而這種新消費需求是新的供給創造出來的。你可能想不通為何有人為了一款新產品要徹夜排隊去買,但蘋果做到了,所以今天它的市值能超過了5000億美元。
在杭州,一部叫《宋城千古情》的表演,一年演1400多場,幾乎場場爆滿,每年接待游客三百多萬人,即使在炎炎的夏季,也無法阻止游客看演出的熱情。經常出現一票難求的狀況,有一次甚至出現一批游客因為無法看成表演,而試圖上臺阻撓演出的鬧劇。這些新消費領域的市場需求之大,超出我們原來的想象。
經濟在發展,時代在變遷,未來會有無數新興的消費領域等待我們去挖掘。電子科技、文化、醫療保健、電商等一些領域將可能是新興消費最重要的戰場。如何挖掘到這些新興消費領域里面的金子,對我們投資人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