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2 01:31:30
每經編輯|張寒 每經記者 田文會 發自北京
張寒 每經記者 田文會 發自北京
中國資產托管行業的首份發展報告昨日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末,全行業資產托管規模達到14.1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49.27%。
昨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召開了《中國資產托管行業發展報告(2011)》發布會暨托管行業發展論壇,同時舉行了中國銀行業資產托管業務自律公約簽約儀式。
五大行占市場主導地位
中國銀行業協會托管委員會指出,中國的資產托管業務始于1998年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目前已成為商業銀行領域發展快速、領域寬廣的銀行新興業務。作為促進銀行同證券、保險等行業合作的平臺和連接資本市場的紐帶,托管行業對于降低社會交易成本、解決信息不對稱起到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1年末,我國共有18家國內商業銀行獲得托管業務資格,實現托管費收入168億元。其中,中國工商銀行托管資產余額達到3.5萬億元,市場占比近四分之一。由于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托管行最早獲得托管人資格,托管規模總量長期居于市場主導地位。截至2011年末,五大國有托管行的市場占比合計為77.32%。
按照托管產品種類劃分,目前五類托管產品規模超過2萬億元:銀行理財托管、保險資金托管、信托財產保管、證券投資基金托管和其他資產托管(主要包括社保基金托管、交易資金托管、專項資金托管等),這五類產品托管規模占市場總規模的90%以上。
托管報告藍皮書顯示,伴隨著近年來我國直接融資市場的改革和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資產托管作為解決信托關系信息不對稱的第三方中介,呈現出持續快速的發展趨勢。2009年~2011年,18家中資托管銀行托管資產總規模從3.75萬億元攀升至14.15萬億元,整體增幅達到277.17%。
2009年~2011年全行業托管資產規模變動趨勢呈現出指數型增長,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5.66%,季均復合增長率為11.70%。其中,2011年資產托管新增市場規模達4.67萬億元,四季度單季新增絕對額超過2萬億元,占全年新增額的51.25%。
能提高銀行股本回報率
托管報告藍皮書指出,未來十年間國內資產托管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銀行業戰略轉型為資產托管業快速發展帶來持續內在動力;資本市場縱深發展為資產托管業發展提供良好外部環境;轉型期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為資產托管業發展夯實基礎;資本賬戶逐步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加快加速國內外托管市場對接;特色實踐與持續創新為資產托管提供廣闊拓展空間。
另一方面,托管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托管系統建設和專業人才不足矛盾日益突顯;托管產品同構化、服務同質化與客戶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矛盾也更加突出;托管業務發展受市場和政策變化影響較大,托管業務內生穩定發展機制不足等也將制約托管行業的發展。
某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資產托管業務可以帶來低成本存款和高資質客戶,而且它的發展基本不占用銀行資本,有利于提高銀行的股本回報率和市場價值。目前,資產托管業務已成為該行一項重要的中間業務收入來源。
某大行的省分行業務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他了解,負責資金托管業務的團隊設在金融機構部,該團隊需要和許多其他的業務條線進行合作,比如個金、公司、運營部等。雖然該業務帶來的直接收益不算很高,但由于它與資本市場緊密連接、可以與其他金融產品形成完整的服務體系,所以具有比較重要的戰略意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