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4 01:24:45
每經編輯 董華 每經記者 李凱
董華 每經記者 李凱
“太難了,完全賣不動!”今年以來,新基金募集市場,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哀聲一片,多只新股基相繼延長了募集期。
不過,昨日銀華中小盤提前結束募集,這在今年股票型基金的市場上,還是頭一回。難道銀華中小盤有什么魔力逆轉了股票型基金難賣的困境?亦或是基金公司已經不愿意在股票基金上花更多精力?
或為建倉提前結束募集
昨日,銀華中小盤發布公告稱,該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6月20日提前至6月15日。據了解,該基金是從5月24日開始募集,募集時間僅為3個星期。
“這倒是今年股票型基金發行市場上的一件特例。”華南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實際上,今年股票型基金發行情況非常之難。截至目前,年內已經有5只基金延長了募集期,而已經成立的股基平均募集規模也在4億上下,因此銀華中小盤基金首募規模不可能放衛星,應該處于市場平均水平。”
那銀華中小盤基金提前結束募集是否還另有隱情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一直在聯系銀華基金公司,但截至發稿,記者仍未收到相關回應。
實際上,銀華中小盤是銀華基金今年發的第一只產品。而在上周證監會發布的新基金申報中,銀華基金有兩只產品獲批,分別為銀華上證50等權重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及其聯接基金,以及銀華純債信用主題債券型基金。
銀華中小盤基金的提前結束是不是為這兩只新基金讓路呢?
“此可能性不大,因為畢竟新基金獲批后發行時間很充分,所以完全沒必要讓正在發行的基金來讓路。”某渠道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華中小盤本次募集提前結束應該不是因為發行規模很大,而很可能與基金經理的擇時有關,因為畢竟目前點位比較低,適合建倉,而募集規模又達到了平均水平,所以選擇提前結束募集可能性大。”
股基發行仍在苦苦支撐
對于銀華中小盤基金的提前結束募集,多位基金公司人士都認為規模不會超預期,因為都認為這與大環境緊密相關。
某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客戶對偏股類產品的熱情不高,另外還有大批的新基金發行,導致各家爭搶渠道,發行份額很難上去。
近日,景順長城就發布公告稱,將旗下景順長城上證180等權重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ETF)聯接基金的募集日期延長至6月20日。至此,今年以來已有5只新基金延長募集期,其中4只為股票型基金,1只為可轉債基金。
市場不給力,基金公司發新產品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營銷成本太高,基金公司本來就賺點管理費,投資者其他的付費都進不了基金公司的口袋,還得擔心開放申購之后的贖回,到底最后的保有量有多少還不確定。而保有量的多少直接影響了基金公司的利潤。”華南某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按照業內的水平,第一年是虧損的,第二年打平或者微利,第三年才能見到回頭錢。”某剛成立的基金公司內部人士稱。“目前新產品第一年的管理費收入基本上都要被搭進去。由于基金公司給銀行之間傭金數額不同,中小基金公司,尤其對剛成立的新公司而言,更是度日如年。”
但事實上,基金公司并沒有放棄股基的發行。在近期申報的新產品里面,債券型產品確實占據主導,但是也有不少股基的身影,比如上周,摩根士丹利華鑫就申報了一只量化配置股票型的產品。
“基金公司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盈利狀況會好很多,過了第一年就可以盈利。所以,股基難賣,但還是得發。”華南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今年延長募集期的產品和以往相比,還算是比較少的。實際上,今年股票型基金業績還是可以的,絕對收益是不錯的。從長期來看,只有股票型基金能帶來高收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