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3 01:24:04
昨日(6月12日),交銀施羅德基金原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李旭利“老鼠倉”一案開庭審理,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據報道,李旭利涉案的關鍵,是在2009年2月28日~2009年5月25日期間,他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其實際控制的2個證券賬戶,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基金買入或賣出相同股票2只,非法獲利1000余萬元。而這兩只惹禍的股票,正是很多人都看不上眼的大盤藍籌股工商銀行(601398,收盤價4.17元)和建設銀行(601939,收盤價4.42元)。
我在關注李旭利案的同時,也非常關注銀行股。因為很多時候銀行是會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上周,要不是銀行股連續下挫,股指不會走得這么難看。而昨天大盤之所以沒能延續反彈,也是銀行股繼續下跌所致。其中,光大、浦發、華夏、深發展、招行等跌得最為慘烈,都創出了新低。我相信,在當前在個市場環境下,應該不會再有人想在銀行股上做老鼠倉了。
對后市,我認為銀行股又到了很關鍵的時候。銀行股若能止跌,大盤底部企穩的可能性將很大,否則大盤很可能將再創新低。因此就操作而言,我還是堅持此前的判斷,保持謹慎,等待市場走穩之后再作打算。
(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