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第二輪反危機節制是保增長政策特點

2012-06-09 01:27:03

歐債危機升級,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形勢也有急轉直下之虞。

歐債危機升級,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形勢也有急轉直下之虞。面對這種局面,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不少經濟體放松了貨幣政策,希望以此“保增長”。前者如丹麥央行自6月1日起將貸款基準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0.45%,再創歷史新低;澳大利亞6月5日再度降息至3.5%;后者如中國人民銀行從6月8日起降低了利率,更不用說巴西、印度、越南等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了。

然而,身處危機中心的歐洲央行,卻和另外一家對全球貨幣環境影響最大的央行——美聯儲一樣,在這一輪降息潮中選擇了按兵不動。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去年11月上任后曾降息兩次,每次均降息25基點,此后6次會議均維持利率不變;在6月6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之后,歐央行宣布繼續維持主要再融資操作利率為1%。

歐洲經濟形勢糟糕,顯而易見。公認的技術性衰退標準是經濟連續兩個季度環比收縮,2011年四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收縮0.3%,根據歐盟統計局6日發布的統計數據,只是依靠出口增長抵消了投資和存貨下滑,歐元區今年一季度才得以避免了技術性衰退,GDP環比持平,但同比收縮0.1%。更糟糕的是歐洲的失業數據。根據最新數據,今年4月份歐元區人口失業率攀升至11%,創自歐元區成立以來新高,是歐元區失業率連續第12個月達到或超過10%的象征性關口;失業人數約1740萬,環比增加約11萬。而整個歐盟4月份失業率也創下了10.3%的紀錄。其中,西班牙和希臘失業率分別高達24.3%和21.7%。因此,歐洲央行之所以如此決策,顯然不是因為歐洲“保增長”的壓力很輕,是因為繼續降低利率對保增長的效果已經很小,而副作用不可低估。

與某些國家是在高利率基礎上降息不同,美歐實際利率已經接近于零。巴西基準利率降低到了歷史最低位,但仍然高達8.5%,歐洲名義基準利率則只有1%。倘若過度依賴降息來保增長,美歐都很有可能陷入貨幣政策完全失效的流動性陷阱。同時,在2009年的超強力度反危機中,全球各經濟體普遍大幅度放松了貨幣政策,由此造成的結果是實體經濟部門復蘇并不明顯,資產市場則迅猛反彈。去年以來,世界經濟的滯脹局面相當程度上要歸咎于此。盡管美歐央行可以憑借其貨幣霸權向別國轉嫁大部分通脹壓力,但并不能完全轉嫁,他們自身也要感受到這種壓力。他們有強烈的內在沖動去損人利己,但未必有興趣損人害己。也正因為對2009年超強力度反危機措施副作用的共同認識,決定了各國這一輪反危機保增長的政策力度注定是有節制的,進而決定了這些政策對房地產、初級產品等資產市場的刺激是有限的。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息后,海外初級產品市場一度猛漲,隨后便回跌,原因就在于此。

中國很多房地產開發商寄希望于大幅度放松貨幣政策,讓他們重演2009年盆滿缽滿的一幕,但是,他們的期望真能實現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色偷偷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免费公开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