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保監會敦促險企研究天氣指數保險

2012-05-15 01:55:40

每經編輯|黃俊玲 每經記者 劉鋒發自北京、成都    

黃俊玲 每經記者 劉鋒發自北京、成都

今后,刮風、下雨、暴風雪等天氣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有望由保險公司買單。

昨日(5月14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做好2012年農業保險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通知》提出,各家保險公司要加大農業保險產品創新力度,拓展保險服務“三農”新領域,積極研究天氣指數保險、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等新型產品,以滿足農業和糧食生產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

所謂天氣指數保險,指因天氣異常導致企業或個人遭受經濟損失后,由保險公司向投保者提供賠償的一種保險產品。通常來講,天氣保險產品在設計時會把一個或幾個氣候條件(如氣溫、降水、風速等)對農作物損害程度指數化,每個指數都有對應的農作物產量和損益,保險合同以這種指數為基礎,當指數達到一定水平并對農產品造成一定影響時,投保人就可以獲得相應標準的賠償。天氣指數保險按實際天氣事件(如降雨指數低于約定指數的偏差)支付,由于保單利益的依據是客觀獨立的氣象指標與約定承保指標,保險權益的標準化程度非常高。

《通知》還要求,保險行業協會要積極組織行業力量開展風險費率區劃研究工作,推動科學合理的厘定農業保險產品費率。一位長期從事財產保險研究而不愿具名的教授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我國農業保險費率厘定不合理主要是由歷史的損失數據不全面造成的。

農業保險從2007年開始陸續在全國進行試點,由于國家財政對農業保險采取保費補貼,而經辦農業保險業務的個別保險公司基層保險機構借助農業保險套取國家 “支農”資金的行為屢有發生。保監會要求各地保監局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

《通知》要求,各保監局在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加大懲戒力度,特別是對檢查中發現的以虛構或者虛增保險標的、虛假理賠、虛構中介業務、虛列費用、虛假退保等方式騙取農業保險財政補貼,截留、挪用農業保險理賠資金等問題,要依法從重處罰;對發現的涉及其他組織的問題,要向同級人民政府和其上級主管部門通報情況或及時轉送相關部門處理;對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婷婷色五月另类综合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