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4-07 09:11:36
林曉晶 每經記者 凌建平 發自上海
浙江衛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002648,收盤價52.00元)昨日公布2011年報,實現銷售額32.48億元,比2010年16.33億元增長98.88%,實現毛利7.11億元,比2010年3.28億元增長116.77%。
在近來許多石化企業都叫苦連喊壓力大的時候,為什么衛星石化卻能獨樹一幟?原因是在2008年跌幅巨大的丙烯酸價格反彈巨大;對未來而言,衛星石化的高吸水性樹脂項目更值得期待。
丙烯酸價格四年翻兩倍
衛星石化的主營業務是丙烯酸的生產和銷售。昨日(4月6日),一跨國化學公司丙烯酸市場總監候女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于丙烯酸行業景氣,衛星石化適時產能擴大得到良好收益并不奇怪。”
報告顯示:衛星石化在原有產能基礎上,實現了丙烯酸及酯二期技改項目的投產,新增丙烯酸產能6萬噸/年,丙烯酸酯12萬噸/年。今年還將新增丙烯酸產能6萬噸/年。而上海一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由于去年國際原油上漲,外加國內丙烯短缺價格上漲,丙烯酸再創高位,也是造成衛星石化利好的原因。該券商提供的丙烯酸歷年數據顯示,2004年丙烯酸曾經到達約2.5萬元/噸的高價,而最低谷2008年跌到約7000元/噸的地步,可謂是價格“過山車”式的產品。這兩年丙烯酸價格也是維持在2萬元上下徘徊。因此,去年擴產增產能的衛星石化可謂“生逢其時”,銷售額和利潤翻倍理解起來則較為合理。
吸水性樹脂項目前景看好
此外,衛星石化年報還披露了今年將試產高吸水性樹脂(SAP),一期3萬噸。據了解,高吸水性樹脂顧名思義是一種吸水性產品,是以較小的體積和質量就能吸收超過本身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水的物質,可作為嬰兒尿不濕,婦女相關衛生用品的原材料,而高吸水性樹脂是丙烯酸的下游,有利于衛星石化增強產業一體化。
“從丙烯酸到高吸水性樹脂技術本身并不是非常難,難就難在要生產適用于衛生用品的材料,由于間接和人體接觸,所以要求會提高不少。”業內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純度和滲水性是其中重要的指標。”目前高吸水性樹脂技術被國外壟斷,國際技術領先的有日本的日觸,三大雅,德國的巴斯夫,韓國的LG等。
由于我國相當部分地區的潛在需求還未被完全激發,該產品的中國市場將為業界普遍所看好。日觸,三大雅早在中國布局,設廠直接投資。如果衛星石化能夠及時研發試車成功,則能在這可觀的市場里面占得一席之地。“國內的最大客戶是恒安集團,國外則是金佰利和寶潔這類快速消費企業,而且由于目前技術壟斷比較嚴重,所以利潤率非常高”。上述分析師補充道。而衛星石化對該項目及前景不予置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