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船舶工業“十二五”規劃正式刊發 業內稱前景也許沒有想像的這么好

每經網 2012-03-14 10:30:29

不過,對于是否有1.2萬億元的這么大蛋糕,業內目前誰也說不準。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12日,國家工信部正式印發的《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我國船舶工業產業體系更為完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從世界造船大國向世界造船強國的轉變,2015年船舶工業銷售收入預計達到1.2萬億元,出口總額超過800億美元。不過,對于是否有1.2萬億元的這么大蛋糕,業內目前誰也說不準。昨日,一位在《規劃》制定期間曾參與研討的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規劃是一個美好的藍圖,希望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對于是否真會有這么多的銷售總額,他則避稱還是應更注重于結構調整與產業化升級。

而對《規劃》的正式出爐以及其中提到的一些政策對行業的支持,一些中小民營企業則并不感冒,相對而言,他們更為關注自己眼下的命運。

1.2萬億大蛋糕? 規劃與現實或有距離

《規劃》提出,“2015年船舶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2000億元,出口總額超過800億美元”的發展目標。不少人士稱,行業將有12000億蛋糕待分享。并且,受12日《規劃》正式發布,船舶板塊表現搶眼。截至12日收盤,在船舶制造板塊中除廣船國際(600685.SH)微跌0.82%以外,其余大部分個股全線飄紅,其中舜天船舶(002608.SZ)上漲4.94%,太陽鳥(300123.SZ)上漲3.74%,在滬指小幅下跌的情況下船舶制造股走勢明顯強于A股大勢。

不過,從昨日的個股表現看卻有點耐人尋味,除中國重工(6001989.SH)出現小額漲幅外,其余不少皆高開低走,上午板塊板塊的紛紛飄紅皆為曇花一現,中國船舶(600150.SH)、廣船國際、中船股份(600072.SH)等最終皆以輕微跌幅收盤。

《規劃》提出的1.2萬億的銷售收入目標以及政策利好并沒有讓板塊保持多久的飄紅記錄,業內人士,坦言目前的低迷的市場情況依舊是未來蛋糕大小的重要陰霾。

“規劃總是一個美好的藍圖”,上述曾參與《規劃》討論人士坦言,“市場是客觀的,我們也以這個為主導的,希望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

“從國際方面來看,全球經濟低迷導致航運市場陷入市場低谷,船舶需求不斷下滑,這給中國的船舶制造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同時,韓國、日本等造船強國在整體水平和技術實力上仍然領先于中國,將會對中國船舶出口形成很大的競爭壓力。”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申正遠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時表示,“從國內方面來看,我國船舶制造工業創新能力不強的弱點依然存在,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配套工業發展落后,這些都將成為阻礙我國船舶制造工業發展的障礙。”

《規劃》本身也明確指出“十二五”時期,船舶工業也將面臨嚴峻挑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全球船舶運力和建造能力過剩,造船市場有效需求不足;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散貨船等常規船型需求乏力,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需求相對旺盛;國際海事新標準、新規范頻繁出臺,船舶安全、綠色、環保要求全面提高,先進造船國家加強技術封鎖,不斷構筑技術壁壘;世界造船競爭格局面臨深度調整,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與此同時,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民幣匯率、原材料和設備價格波動加大,主要依靠生產要素投入的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

而對于民營的中心造船企業而言,他們似乎也不太看好《規劃》的愿景與政策利好,他們更關心自己眼下的命運。

專門從事液化氣船以及部門工程船舶建造的臺州五洲船業有些公司某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他們目前下半年依舊是只有一條船的訂單的狀況,而他們也許享受不到《規劃》帶來的好處。浙江樂清市一家造船公司老板也表示,他不會去注重《規劃》所提到的政策支持,眼下還是想辦法自己度過難關比較重要。

海洋工程裝備前景廣闊 門檻太高

對于上述提到的嚴峻形勢,《規劃》也表示,“十二五”時期的中國船舶工業應更加注重創新與效率,并宜在船舶配套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方面做出努力,完善工業體系、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實現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的轉變。

由于國內外海洋資源開發的重大需求,《規劃》提出了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將是“十二五”時期的重要發展方向。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包張靜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與傳統造船市場相比,海工裝備制造市場要好很多,這與油價有著重大的關系。

“從中長期看在有利的市場需求下,《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海洋工程制造業,是個比較好的方向。”包張靜告訴記者,“我國船舶工業需要調結構,優化升級,需要新的增長點,海工裝備是符合整個船舶工業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

據了解,目前有條件的造船企業也已經開始做這方面業務的開拓或轉型。浙江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陳達西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浙江舟山的一些造船廠已開始向從事海工制造方面業務的轉型,但因為門檻等方面的影響,轉型企業并不是很多。

對此,包張靜指出海工類業務與普通造船模式并不相同,對于技術等方面的門檻要求很高,行業自律非常重要。對此,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圣坤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因為與能源有關,海洋工程制造業目前非常紅火,但是門檻很高,決不能一哄而上。

“目前不少人對海洋工程行業存在誤解,認為像造船一樣,先進去,搶了再說,” 張圣坤指出,“傳統造船業,尤其是散貨船對技術要求并不是太高,但是海洋工程僅對制造就有很高的技術要求,更別提設計。”包張靜表示,目前國內能夠從事大型海工裝備制造業務的企業依然屈指可數。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最大的欧美日韩在线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 日本国产欧美三级在线 | 综合久久九色91色综合网 | 一区二区亚洲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