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正時代”開啟 利率還要市場化嗎?

2012-03-13 01:30:58

3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月CPI同比增長3.2%,結束了連續兩年的“負利率時代”,這會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帶來什么影響?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芮 梅俊彥    

構思:利率市場化原動力是競爭

NBD:進行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大障礙是什么?

孫立堅:利率市場化最主要的因素在于銀行的獨立性。盡管我們已經進行了銀行股份制改革,但所有權的問題或者說銀行的獨立性問題不解決,還是存在著銀行在為國家“打工”的狀態,就會出現一抓就緊,一放就亂的情況。

現在銀行還是只做量做大規模,通過穩定的息差來掙錢;銀行自身盈利模式非常單一,金融市場給銀行提供的投資渠道很有限,而銀行的中間業務不盡如人意,這也是銀行依托息差來掙錢的原因。

此外,現在企業的信用評級不到位,利率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很難實現。也就是說,怎樣的企業貸款應是高利率,怎樣的企業貸款應是低利率,這在信用評級未到位的情況下很難判斷,而利率也很有可能出現如高利貸市場一樣的狀況:錢掙得少時提高利率,掙得多時感覺到利率可以稍微釋放,而這些都并非利率市場化要求的科學定價的做法。由于信用評級的系統化、科學化都還沒到位,利率市場化的副作用也很大,而利率市場化也非常迫切但基礎條件又欠缺,所以改革應加快步伐。

NBD:在“天生不足”的條件下,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應該如何改革?

孫立堅:第一個方面是對銀行的經營資源提高開放度,開放度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對外開放度;二是對內開放度。目前來看,對內開放度更為重要,對內開放度中包括民間的、有能力的,金融機構應該允許其建立網點,增強其貸款能力,可以形成一個競爭的環境。這樣可以從內在去倒逼銀行來進行利率市場化,競爭會逼迫銀行去搞金融創新,去做非息差的金融服務。

第二個方面是增加市場的信用評級機制,對銀行開展的信貸業務,有一個非常好的科學依據和制度信息披露要求,這是目前需要強化的。

第三個方面是一旦信用評級和競爭加強后,接下來就是要對不按照規矩出牌的銀行加強監管。股市有退市制度,銀行也應該有懲罰機制,即非對稱的存準率。如果根據要求,銀行做得非常不好,那么錢必須保留在銀行的自由體系內作為穩定機制。這種懲罰性機制應該運用,現在的監管是不能這樣、不能那樣,那應該改變為可以讓你做,如果違規就會有懲罰,這種體制要納入到銀行監管體系中來。如果基礎環境強化,還要適當幫助銀行建立開展中間業務的環境,比如允許銀行進入資本市場等。這些都是后續,是具備以上條件后的事情了。

另外,在這個過程中,還應加強配套機制的建立。銀行在開展高附加值服務時,風險也會隨之而來,配套的存款保險制度也要跟上。這也就意味著銀行出事的話,銀行不能完全擔保,但銀行所帶來的風險要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來分散集中在個體身上的風險,配套機制的建立完善要加強。

譚雅玲:市場化的過程是要資源配置最佳化,機構配置合理化,這兩個方面都不具備,所以放開利率的條件我個人感覺不配套。

NBD:配套的監管機制應該如何建立?

孫立堅:首要任務是將行政管制體系轉化為市場運行機制,這也是利率市場化必須具備的條件。

現在的監管機制更多依賴于行政,即所謂的窗口指導。而利率市場化更多的是要依賴于市場自身的約束機制,比如說銀行可以調整利率,但是銀行調整的同時必須有依據,得有非常完善的信用評級市場,至少信用評級的功能機構要啟動起來。要加強顯示風險的信用評級機制;放開利率約束機制;加強銀行的審慎性指標的監管機制來約束銀行;國家應該用存準率制度、用基準利率的調整來對銀行監管。

意外:正利率時代還需市場化嗎

NBD: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是什么?

孫立堅:如果配套機制不完善,利率市場化可能會出現兩個極端:一是形同虛設,雖然是利率市場化,而銀行還是拿穩定的息差,調整利率形成競爭后互相砍價造成的大家都掙不到錢的局面,變成大家都是一個穩定的利率;二是讓銀行放開手腳利用利率定價權,帶來的后果則是非常不堪設想的。造成非常高的風險,泡沫的時候嚴重泡沫,泡沫崩潰后消費者的損失非常巨大。

NBD:我們每年都在提要推進利率市場化,但是一直都是 “雷聲大、雨點小”,監管層有何擔憂?

譚雅玲:監管層現在比較困惑的是,我們的經濟和金融不均衡現象明顯存在。中西部的差異,實體經濟的效益,差異是特別大的。所以監管層擔心的是這種不平衡在利率完全放開的時候會進一步惡化。這會給宏觀調控增加難度,給風險控制也增加了難度。因為利率市場化以后,公平競爭就會出現,但經濟基礎是有很大差異的。地區要均衡發展,政策傾斜度要注意落后和不足的地區。再一個就是產業發展應該注重現在相對勢頭比較弱、產業空虛又比較多的產業。

NBD:3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月CPI同比增長3.2%,改變了連續兩年的負利率情況,告別“負實際利率”時代,是否意味著利率市場化的呼聲會降低?

譚雅玲:我覺得利率市場化是很必要的,因為利率的這種約束力,會影響到我們市場行為和商業行為的經營思路和情緒,非市場化的利率不利于市場的良性和正常發展。包括銀行的利潤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跟現在的利差、中間業務的收入和產品性的利潤有很大的關系。所以,不是實際利率轉負為正了,就沒必要推利率市場化。作為一個國家的貨幣自由化,首先是利率市場化,然后是匯率自由化。

NBD:孫教授,您說存準率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存準率下調、流動性釋放出來后,錢如果不進實體經濟怎么辦?

孫立堅:我們還有其他手段,暫時性的可以通過央票發行回籠由于存準率和降息釋放出的流動性,或者配合加強窗口指導。這里講的是貨幣政策要技術操作,而非貨幣政策寬松,這是兩個概念,并不意味著貨幣的寬松環境。但是,利率要保持和發達國家的水平相對一致,存準率要降下來。和歐美國家相比,要考慮到我們的利率還是高位的。當熱錢流入時,老百姓發現負利率又回來了,政府就不能進行加息操作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午夜打电话福利视频 | 午夜电影久久久久久 | 日韩熟女一区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