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盛翔:電影票價格 請讓市場來決定

2012-02-28 01:27:14

盛翔

筆者在電影局官網上未能搜索到這份征求意見稿全文,它顯然也不是面向公眾公開征求意見的。可是,票價問題直接與消費者利益相關,為何卻只向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等單位內部征求意見呢?這著實有些令人費解。雖然未能看到征求意見稿全文,但筆者愿意相信,這樣一份旨在規范電影票價機制的指導意見,應該不至于像媒體猜測的那樣“意在提價”。為何公眾普遍有這樣的感覺呢?這只能說明,初衷與結果出現了徹底的背離。

數據顯示,美國平均電影票價是7.94美元,相當于人民幣50元左右,結合國民收入衡量,看一場電影的費用只占其人均收入的0.2%。按照這個比例計算,我們一張電影票只應賣10元。可實際上,現在即使是最便宜的團購電影票,也至少是這個價格的兩三倍。電影局局長童剛年初才指出,“電影票價體系亟待改革,票價偏高的現象依然持續,工薪階層看電影的期待與要求難以很好地滿足。”院線系統亦認為,隨著影院競爭的激烈,票價下降將是大勢所趨。那么,“團購電影票不低于七折”的規定,難道不是在限制競爭推高票價嗎?

《電影產業促進法》也好,《“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也罷,無不對降低電影票價,鼓勵在電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數量的低價場次或門票等,提出明確要求。這份指導意見“團購電影票不低于七折”的規定,顯然與此相悖。當然,由于電影票房分賬過程中“偷票房”等亂象的存在,電影局這一個規定可能會有規范市場競爭,同時平衡院線與片方利益的考慮。但是,沒有理由片方和院線吵架,最后挨打的卻是電影觀眾。

一面為遏制票價虛高分地域制定最高零售票價,一面又為防止惡性競爭制定團購電影票最低折扣——這份指導意見對電影票價機制的設計,既限高也限低,考慮的不可謂不全面,問題是消費者并不買賬,反而普遍感覺是為了漲價。歸根到底,原因還是在于,電影票本身就不像普通的物質商品那樣可以核定價格。電影質量是參差不齊的,電影院環境也有高有低,主打經營理念更不一樣,電影局試圖以“一刀切”的方式制定出一個電影票價機制,以期一勞永逸地規范電影市場,無疑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管理自負與過度自信。

任何時候,作為管理者的電影局,都不會比影院經理在電影票價問題上更為精明,電影局應該放棄那種單憑某種電影票價機制設計,就能在消費者、影院、片方之間實現共贏的幻想。自由充分的市場競爭,要永遠好過任何看似“設計完美”的票價機制,電影局應該做的是規范一些基礎性的規則,而不是代替影院決定一張電影票應該賣多少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乱码视频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 综合AV在线网播放 |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色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