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行業聚焦

每經網首頁 > 行業聚焦 > 正文

2.54億舊賬回收有望 新農開發仍難逃“ST”

2012-02-22 01:20:0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唐強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唐強

所謂唇亡齒寒,因“合作伙伴”

ST海龍(000677,前收盤價4.82元)的財務不實,新農開發(600359,收盤價8.85元)亦受牽連,公司2008年~2010年凈利潤向下調減,其中2010年凈利潤在修正后變為負數。另外,公司在2011年3季報中預測全年將虧損,如果連續兩年虧損成事實,新農開發將直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此外,ST海龍控股子公司新疆海龍化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海龍)尚欠新農開發控股子公司阿拉爾新農棉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農棉漿)2.53億元巨款。近日好消息傳來,經法院調解,要求新疆海龍用其電廠及電廠占用土地清償債務。對此,新農開發董秘張春疆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只是正常收賬,對公司此前利潤并沒有影響。如此看來,新農開發“ST”危機并沒能被解除。

“左手”告“右手”

資料顯示,新疆海龍和新農棉漿均為新農開發與ST海龍合資組建的公司,其中新農開發分別持有新疆海龍45%的股權、新農棉漿55%的股權”。新疆海龍欠新農棉漿貨款2.53億元,在經多次協商、催款后,新疆海龍仍未償還所欠貨款。新農棉漿于2011年8月24日向法院就欠款一事提起訴訟。這對于新農開發來說,無異于是“左手”狀告了“右手”。

在苦等近半年后,新農開發昨日(2月21日)公告稱,經法院調解,要求新疆海龍用其2×15MW電廠及電廠占用土地清償債務 (電廠資產包括現有全部資產及電廠運營所需附屬設施、設備)。經新農棉漿與新疆海龍協商同意共同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2×15MW電廠及電廠占用土地進行評估,以中介機構的評估價結果作為清償依據。如中介機構的評估價大于新疆海龍所欠新農棉漿債務,則新農棉漿用現金補足;反之新疆海龍用現金補足。

不過,截至目前,上述用于抵債的資產尚未過戶。

董秘:不影響利潤

巨額欠款終于有望收回,深陷“ST”泥潭的新農開發是否有可能借此翻身呢?

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劉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筆賠付就業績而言對公司沒有影響,這只是公司應收賬款中的一部分,而應收賬款已經計算在業績之內了。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公司董事會秘書張春疆的確認,其同樣表示這只是正常的收賬,對公司此前利潤并沒有影響。

除此之外,記者看到,近日來,新農開發的“合作伙伴”ST海龍不但卷入多起訴訟,其短期融資券的信用等級還“歷史性”地被降至“C”。

當記者問到公司是否已深陷ST海龍的財務泥潭時,劉斌立馬表明立場,他表示,公司與ST海龍的關系僅限于共同出資成立了新疆海龍和新農棉漿以及共同為上述兩家企業做過擔保,除此之外,與ST海龍之間并沒有其他關系。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在新農開發此前的業績預虧公告中,公司曾表示2011年業績 “由上年調整前的盈利變為虧損且可能比調整后的下降50%以上”,而2010年新農開發的凈利潤為-995.89萬元,也就是說2011年的業績虧損在1493.84萬元以上,而新農開發在2011年3季度時的業績虧損為1.82億元。從上述表述來看,難道公司2011年第4季度業績曾有過快速回升?

對此劉斌一口否認,稱“50%以上是指在這個數字以上,至于到時候是虧損50%,還是百分之幾百,都還不知道”,劉斌表示,最后的具體數字還是以審計后的年報為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趙陽戈唐強 所謂唇亡齒寒,因“合作伙伴” ST海龍(000677,前收盤價4.82元)的財務不實,新農開發(600359,收盤價8.85元)亦受牽連,公司2008年~2010年凈利潤向下調減,其中2010年凈利潤在修正后變為負數。另外,公司在2011年3季報中預測全年將虧損,如果連續兩年虧損成事實,新農開發將直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此外,ST海龍控股子公司新疆海龍化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海龍)尚欠新農開發控股子公司阿拉爾新農棉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農棉漿)2.53億元巨款。近日好消息傳來,經法院調解,要求新疆海龍用其電廠及電廠占用土地清償債務。對此,新農開發董秘張春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只是正常收賬,對公司此前利潤并沒有影響。如此看來,新農開發“ST”危機并沒能被解除。 “左手”告“右手” 資料顯示,新疆海龍和新農棉漿均為新農開發與ST海龍合資組建的公司,其中新農開發分別持有新疆海龍45%的股權、新農棉漿55%的股權”。新疆海龍欠新農棉漿貨款2.53億元,在經多次協商、催款后,新疆海龍仍未償還所欠貨款。新農棉漿于2011年8月24日向法院就欠款一事提起訴訟。這對于新農開發來說,無異于是“左手”狀告了“右手”。 在苦等近半年后,新農開發昨日(2月21日)公告稱,經法院調解,要求新疆海龍用其2×15MW電廠及電廠占用土地清償債務(電廠資產包括現有全部資產及電廠運營所需附屬設施、設備)。經新農棉漿與新疆海龍協商同意共同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2×15MW電廠及電廠占用土地進行評估,以中介機構的評估價結果作為清償依據。如中介機構的評估價大于新疆海龍所欠新農棉漿債務,則新農棉漿用現金補足;反之新疆海龍用現金補足。 不過,截至目前,上述用于抵債的資產尚未過戶。 董秘:不影響利潤 巨額欠款終于有望收回,深陷“ST”泥潭的新農開發是否有可能借此翻身呢? 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劉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筆賠付就業績而言對公司沒有影響,這只是公司應收賬款中的一部分,而應收賬款已經計算在業績之內了。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公司董事會秘書張春疆的確認,其同樣表示這只是正常的收賬,對公司此前利潤并沒有影響。 除此之外,記者看到,近日來,新農開發的“合作伙伴”ST海龍不但卷入多起訴訟,其短期融資券的信用等級還“歷史性”地被降至“C”。 當記者問到公司是否已深陷ST海龍的財務泥潭時,劉斌立馬表明立場,他表示,公司與ST海龍的關系僅限于共同出資成立了新疆海龍和新農棉漿以及共同為上述兩家企業做過擔保,除此之外,與ST海龍之間并沒有其他關系。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在新農開發此前的業績預虧公告中,公司曾表示2011年業績“由上年調整前的盈利變為虧損且可能比調整后的下降50%以上”,而2010年新農開發的凈利潤為-995.89萬元,也就是說2011年的業績虧損在1493.84萬元以上,而新農開發在2011年3季度時的業績虧損為1.82億元。從上述表述來看,難道公司2011年第4季度業績曾有過快速回升? 對此劉斌一口否認,稱“50%以上是指在這個數字以上,至于到時候是虧損50%,還是百分之幾百,都還不知道”,劉斌表示,最后的具體數字還是以審計后的年報為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 | 亚洲s图欧美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国产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