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0 01:19:1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新江 魏玉卿 支玉香 發自北京 深圳
每經記者 李新江 魏玉卿 支玉香 發自北京 深圳
作為財通基金旗下首只基金,財通價值動量昨日(2月9日)一紙分紅公告,將市場目光再度吸引到新基金公司首只產品的市場表現上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由于成立于2011年12月1日,建倉期避開了去年的股債雙殺行情,目前財通價值凈值1.055元,成為在新基金公司首只產品中為數不多“保面”基金,也有幸成為新基金公司的第一只,也是從成立后最快分紅的一只基金。
一般說來,新基金公司的第一只產品的成功與否,對于基金公司意義重大。而目前成立的9只新基金公司,在股東方的支持下,申報新基金也表現出較為強勁的勢頭。
年底成立年初分紅
成立兩月有余,財通基金旗下首只基金火速分紅,這也是新基金公司牌照開閘,并紛紛打響首炮以來,分紅最快、也是第一只分紅的產品。
根據昨日財通基金發布的分紅公告,截至2月6日,財通價值動量混合型基金份額凈值為1.055元,基金可分配利潤達到1570.2萬元,按照基金合同約定的分紅比例,此次分配392.55萬元紅利,合每十份分紅0.20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財通價值動量成立于2011年12月1日,在去年年末冷淡的市場表現中,基本上保持了零倉位運作,并于今年元月份開始才漸次加大了持倉配置,目前的凈值表現主要得益于建倉期恰好捕捉了年后的反彈行情。
公開資料顯示,這只基金由財通基金投資總監黃瑞慶和吳松凱兩人擔任基金經理,黃瑞慶也是目前堅定的看多人士之一,認為目前是A股平均市盈率降至14.15倍,已進入十年底部,并看好“長時間停留在低位且規模龐大的優質藍籌股票”。黃的這一布局思路,也被了市場近期的表現所驗證。
記者統計顯示,雖然年后基金掀起分紅潮,不過偏股型基金去年幾乎顆粒無收,在分紅潮中幾乎缺席,慷慨分紅更是少見。即使加上債券型基金,截至2月8日,也只有13只基金 (不同份額基金分算)分紅比例超過每十份0.2元的標準,占比不足30%。
避開弱市后來者勝
在弱市中拿到“準生證”的基金公司,鮮有能像財通基金這般幸運,另外幾家基金公司首只產品多遭遇去年“股債雙熊”洗禮,目前凈值大都在面值以下徘徊。
按照成立時間,2010年6月份開始,紐銀梅隆西部、浙商和平安大華3家基金公司相繼成立,2011年富安達、財通、方正富邦、長安、國金通用和安信等6家基金公司相繼成立,基金市場也擴容至69家基金公司。
其中國金通用和安信基金由于剛剛成立,尚沒有基金發行,長安基金旗下長安宏觀策略還處于發行期,其余6家基金公司則已經發行首只基金產品。
與財通價值動量幾乎同期成立的方正富邦創新動力股票型基金,目前凈值1.011元,其余四家基金公司的產品凈值目前悉數在1元面值以下。
數據顯示,成立于2011年9月份的平安大華先鋒行業和富安達優勢成長兩只基金,雖然成立之后經歷了長達一個季度的低迷行情,不過目前凈值尚且樂觀,均保持在0.93元以上。
更早些時候成立的紐銀策略優選和浙商聚潮產業成長目前凈值分別為0.725元和0.851元,折損則要嚴重的多。
新產品將陸續入場
基金行業向來不缺乏因為首只產品遭遇熊市剿殺,從而導致基金公司陷入發展困境的案例,也不缺乏首只產品打響,新基金公司異軍突入行業前列的傳奇。
經歷了2011年的股債雙殺行情之后,令之前成立新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折損慘重,而后期成立的則“幸免于難”,新基金公司前景也因此似有冰火兩重天的趨勢。與此同時,在股東方的支持下,多數新基金公司2012年伊始已經開始深耕產品線的策略,一旦市場回暖,或逐鹿江湖,迅速在行業版圖占據一席。
作為近年來首家開閘的基金公司,紐銀梅隆西部基金旗下“一號產品”紐銀策略優選曾獲得市場的格外關注。由于目前該基金凈值折損已經達到27.5%,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在同期同類產品中并不算太差,但是由于絕對收益折損嚴重,可能會影響到公司未來發展過程中的品牌美譽度,其它基金則由于成立稍晚,則有可能避開弱市準生帶來的負面效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三季度A股市場呈現下跌之勢,紐銀策略基金經理出于對市場的謹慎判斷,從去年三季度開始減倉,不過其持續減倉同時也錯過了股市在去年四季度的一波反彈,而該只基金在去年始終堅守著跨越周期的品種如生物醫藥,從而影響到自身凈值。
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指出,首只產品的表現往往影響到基金公司在行業內的口碑,對于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至關重要,早在2007年成立的上海某銀行系基金公司,就因為首只產品失利,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度變得十分被動。
在2007年和2008年成立的浦銀安盛、農銀匯理和民生加銀三家基金公司,均因為成立后遭遇市場熊市,導致基金產品賺錢效應缺失,從而輸在起跑線上。
從新年前后新基金公司的布局來看,2010年以來成立的9家基金公司,在股東方的支持下,均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其中安信基金公司安信策略精選、財通基金公司財通策略穩健、長安基金公司長安滬深300非周期行業指數、方正富邦基金公司方正富邦和瑞分級、富安達基金公司富安達策略精選等基金已經獲得證監會批準,將擇日上市發行。
另外平安大華策略先鋒、平安大華保本,以及浙商滬深300指數型基金目前均已上會待批。
弱市擴張求生存 財通基金率先增資1億
每經記者 支玉香 發自深圳
2010年,基金公司擴容的腳步終于邁開,至今已經增添9家新基金公司。隨著基金公司的迅速擴容,基金行業的競爭越發激烈。不少基金公司成立之初出手大方,不惜“燒錢”鋪路。隨著資本金的減少,“新生代”基金公司也開始增資擴容。
成立半年多后,昨日,財通基金宣布,公司注冊資金從1億提升至2億,成為新基金公司中首家增資的公司。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仍舊會有新基金公司謀求注資。
成立半年 財通基金率先增資
去年6月底成立的 “新生代”基金公司——財通基金昨日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公司注冊資本將由1億元增加至2億元。
公告顯示,公司的三方股東——財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市工業資產經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增資4000萬元、3000萬元和3000萬元,持股比例仍為4:3:3。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基金公司共計69家,其中注冊資本達到2億元的有20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查閱通基金股東升華拜克的季報發現。截至去年二季度末,也就是財通基金剛開張不久,財通基金已經“燒錢”達3241萬元,時至去年三季度,記者翻閱升華拜克的三季報發現,升華拜克的投資收益為-1200萬,其中“主要系公司本期新增聯營企業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凈利潤虧損所致”。
新基金公司弱市擴張求生存
如今基金行業 “廝殺”越發激烈,而去年誕生的新基金公司,并未遇到風調雨順的好時光。市場跌跌不休,投資者不買賬,這讓新基金公司舉步維艱。
財通基金相關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基于目前基金業的行業現狀,公司向股東方提出三年實現盈虧平衡的規劃。
不過,具體到盈虧平衡到底要多大規模,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很難說。公募產品方面,跟每年的IPO規模和之后的保有量、保有時間都有關系,攤到三年挺難準確估計的。而且公司將在1到2個月內,推出專戶產品,一對一和一對多都有,目前均有意向客戶。公司層面對專戶比較重視,專戶和公募的收益結構又不同,有業績提成部分。對專戶業務能帶來多少收入,現在也很難估計到底達到多大規模才能實現盈虧平衡的計劃”。
上述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在招兵買馬,為專戶理財業務充實人力。
記者了解到,2012年,財通基金準備發行新基金2到3只,事實上去年公司準備了三只產品,其中一只為債券型基金,已經上報至證監會,正在審批,“債券市場機會不錯,準備債券基金先行發售,其他兩只產品還要看市場狀況和審批情況”。
顯然,新基金發行所耗成本是較大的,同時,公司引入投研人才,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業內人士表示,在新基金公司擴張之初,人力成本,新基金發行成本都需要公司有強大的財務實力支持。
與之同時,不少新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新基金公司“非常艱難”。某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新基金公司業務“非常不好開展”,“什么產品都難賣,專戶業務一直想開展,可是意向客戶不多”。
“新基金實現盈利為時尚早,雖然新基金公司的流動資金并未出現斷裂隱憂,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后面仍舊會有新基金公司謀求注資。”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某業內人士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新基金公司剛起步,運作平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基金行業在經歷十三年發展,幾經牛熊市輪回后,行業格局基本確立,大公司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規模,在這場競爭中的已經取得 “先手”,新基金公司到底有多少生存空間是個未知數。
不過,無論公司新舊、基金經理新老,對于投資者而言,只關心能否交出滿意的成績,而這也是基金公司的立身之命。
新基金公司首只基金陣營解析
富安達優勢成長
成立時間:2011年9月21日
成立規模:10.53億份
所述基金公司:富安達基金公司
基金凈值 (截至2012年2月8日):0.938元
凈值增長率(成立日至2012年2月8日):-6.2%
成立至今分紅:無
基金經理:孔學兵
解析:孔學兵來自券商資管部門,使得投資者更難對其歷史業績進行考量。從富安達一號的布局,以及其的公開言論來看,這位基金經理似乎對于成長股情有獨鐘。而且富安達一號目前凈值水平算得上優異,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基金經理認為,“A股已進入自我修復環節,近期難現整體趨勢性機會,股價結構的分化將更多取決于行業景氣度的差異化和公司自身的業績增長。”我們或許可以根據成長股的走勢和該基金的凈值來判斷其投資前景。
紐銀策略優選
成立時間:2011年1月25日
成立規模:10.63億份
所屬基金公司:紐銀梅隆西部基金公司
基金凈值 (截至2012年2月8日):0.725元
凈值增長率(成立日至2012年2月8日):-27.5%
成立至今分紅:無
基金經理:閆旭 趙憶波
解析:作為繼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近兩年來第一家獲批成立的新基金公司,紐銀成立的這第一只產品受到了市場的較高關注。目前凈值損失較大,主要是因為基金經理在去年三季度減倉后,同時也錯過了股市在去年四季度的一波反彈,且該只基金在去年始終堅守著跨越周期的品種如生物醫藥。另外,在去年8月份,紐銀基金發行了第二只基金——紐銀新動向混合基金,截至今年2月8日,該只基金的凈值虧損為10%,而與紐銀策略不同的是,到去年年末,這只基金的重點配置集中在金融行業。平安大華行業先鋒
成立時間:2011年9月20日
成立規模:31.97億份
所述基金公司:平安大華基金公司
基金凈值 (截至2012年2月8日):0.935元
凈值增長率(成立日至2012年2月8日):-6.5%
成立至今分紅:無
基金經理:顏正華
解析:能夠取得目前的成績單已經著實不易,曾經在華夏回報和華夏回報二號的管理上,取得過輝煌成績的顏正華,能否在平安大華基金公司重新起勢,也令市場人士期待無限。
從去年年終開始,顏認為市場筑底時間可能會過長,不過目前是否到了布局反彈的時刻?顏認為,“在中小板創業板諸多上市公司股東大幅減持所持股票的同時,許多主板的藍籌或類藍籌的上市公司大股東或管理層在紛紛增持自身的股票,尤其突出的是一些股價跌至重置成本附近的行業。”也正因為如此,青睞大盤藍籌的投資者可以關注平安大華一號。
浙商聚潮產業成長
成立時間:2011年5月17日
成立規模:12.71億份
所屬基金公司:浙商基金公司
單位凈值 (截至2012年2月8日):0.851元
凈值增長率:-14.9%
成立至今分紅:無
基金經理:姜培正
解析:從基金經理履歷看,浙商基金的首只新基金,選擇了一位沒有投資實戰經驗的掌門人。該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順應市場趨勢,將重點配置投向了包括金融、高端裝備制造、醫藥和食品飲料等。而浙商基金在成立初期,投研團隊的薄弱也被媒體質疑過,在去年5月,其投資決策委員會三名成員中有兩人還沒有投資管理經驗。
根據浙商基金目前正在發行的第二只基金——浙商聚潮新思維的招募說明書顯示,原中銀基金基金經理陳志龍加盟,擬任這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至此,浙商基金投委會成員再添一員。有基金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手”可能會導致基金業績波動概率加大,畢竟這是一項需要通過時間和鍛煉才能真正成長起來的工作。不過,無論新手還是老手,在信息較為透明的公募基金行業,只有業績才能證明一切。
方正富邦創新動力
成立時間:2011年12月26日
成立規模:13.14億份
所屬基金公司:方正富邦基金公司
單位凈值 (截至2012年2月8日):1.011元
凈值增長率:1.1%
成立至今分紅:無
基金經理:趙楠
解析:該只基金成立時正值大盤正處在2011年的最低點位置,不過今年1月份市場出現反彈。從上證指數從去年12月26日的2200點到今年2月8日2350點計算,指數上漲超過了6%,而該只基金凈值波動為1%,顯示出該只基金在此期間較為謹慎的建倉策略。
基金經理趙楠履歷顯示,其在基金公司擔任過研究開發部總監、在券商做過自營。根據方正富邦創新動力招募說明書顯示,公司投委會成員有三位,除趙楠外,主席是公司總經理宋宜農,做市場營銷出身,另外一位則是交易部總監李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