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近百家公司業績變臉 年報炸彈背后或藏“錢罐”

2012-02-04 01:24: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往往讓投資者聞之色變,可就在龍年伊始,竟有234家上市公司發出了二次業績預告,其中有99份業績出現了變臉。難道是上市公司的“年報炸彈”又集體拉響了?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后發現,并非每一個變臉的業績預告背后都藏著陷阱,上市公司業績修正的原因多種多樣,背后都隱藏著不一樣的故事。事實上,部分變臉的公司近期股價并未加速下跌,反倒是止跌企穩。這也提示我們,投資者可以對業績變臉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并甄別其中可能潛藏的機會。

龍年第一個交易周,也是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及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的最后大限。

根據交易所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年度業績預告、快報及修正公告的披露時間,不能晚于1月31日。春節長假以后,留給上市公司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天。但就在這兩天,出乎所有投資者意料,出現了一波上市公司業績集體變臉潮——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發布的1527份業績預告中,共有234份為二次業績預告。而在這234份二次業績預告中,又有99份的業績出現變臉。

這一切令人不由得回想起2008年。當時次貸危機迎來全面清算,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之后危機升級,并釀成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A股市場許多上市公司、特別是與大宗商品密切關聯的公司因此猝不及防。許多公司原本在三季報時預告了全年業績,卻不得不另外發布公告修正業績,且多數是報憂不報喜。

但有時候危機往往孕育著轉機。2008年,上市公司業績烏云密布之時,恰恰是A股市場走出寒冬、迎來春天之時。從2008年10月28日見底1664點開始,上證指數走出了長達大半年的小牛市,漲幅超過100%。

而3年后,當A股再次跌破10年前的2245點時,上市公司又集體拉響了“年報炸彈”。這一次的炸彈,是否再次暗示著A股黑夜將近,曙光即將到來?

實際上,所有企業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都是一樣的,但交出來的業績答卷卻千差萬別,各有各的不同。

Wind統計顯示,在99家原有業績預告進行修正的上市公司中,七喜控股(002027,收盤價4.14元)、三變科技(002112,收盤價7.62元)、西部材料(002149,收盤價13.85元)、哈空調(600202,收盤價6.62元)、新賽股份(600540,收盤價7.47元)、大連熱電(600719,收盤價6.73元)6家上市公司業績首虧;冠福家用(002102,收盤價5.61元)、新農開發(600359,收盤價8.44元)兩家業績續虧;另有新太科技(600728,收盤價7.79元)、寶勝股份(600973,收盤價12.31元)、ST中農(600313,收盤價7.28元)、橫店東磁(002056,收盤價17.48元)、魯豐股份(002379,收盤價14.63元)、恒信移動(300081,收盤價20.10元)、山東如意(002193,收盤價9.70元)等公司進行了業績預減。

這些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雖然各不相同,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大類:一是2011年四季度經營條件惡劣超出預期,下游需求疲弱、上游成本較高、主營產品價格下滑、管理費用高企等導致業績不如預期;二是因會計政策年末提取大額減值準備,吞噬利潤;三是某些突發性事件導致業績向下修正。

乍一看,上述原因都似曾相識——2008年大規模的預虧預減大潮中,許多公司都提到過“產品價格下滑、成本高企、計提減值準備”。但事過境遷,本次業績修正潮中,每一塊業績炸彈背后又隱藏著不一樣的故事。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一番梳理,以圖對投資者選股有所助益。

/故事一/

行業進入寒冬 上市公司遭遇“冰封”

每家公司要想活得滋潤,最盼望的就是行業天天處于景氣期。這時候,公司不需要花費太大力氣,自然而然就有訂單找上門來。反之,只要行業開始過冬,公司管理層即使使出渾身解數,或許也只能勉強維持。

1月31日,東北制藥(000597,收盤價7.13元)發布業績修正公告稱,預計201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4億~4.4億元,折合基本每股虧損1~1.3元。修改業績的原因是 “四季度維生素C銷售價格較2011年上半年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另外三、四季度公司對包括維生素C在內的主要原料藥生產線陸續安排了停車檢修;完成檢修后根據市場情況,維生素C沒有全面恢復生產,導致虧損額度增加。”

而在2011年10月21日發布的三季報中,東北制藥預計全年公司虧損2.5億~2.8億元。與這一慘景相比,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公司也還實現了3.58億元的盈利。

《每日經濟新聞》致電東北制藥證券辦獲悉,現在維生素C價格只有25元/公斤,而去年三季度末價格還在30~35元/公斤。“從價格曲線圖上來看,維生素C已經到了歷史最低點。今年照目前情況整個行業仍供大于求,所以價格也沒有走好的跡象。為了加強庫存管理,公司減少了生產,固定成本和工人工資卻仍然要支付,因此導致公司出現巨額虧損。”公司方面表示。

另一家維生素C生產企業華北制藥(600812,收盤價6.57元)同樣日子難過。1月31日,華北制藥公告稱,由于維生素C和國家基本藥物價格大幅下降,非基本藥物價格下調,同時原輔材料、動力價格不斷上漲,導致公司2011年四季度經營虧損。不過由于發生了4.9億元土地收儲收益,公司仍能實現盈利;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滑不超過50%。

與維生素C同樣日子難過的還有鋼鐵。1月31日,鋼鐵龍頭鞍鋼股份(000898,收盤價4.64元)公告稱,預計公司201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約21.5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約0.297元。資料顯示,2010年,鞍鋼股份實現的凈利潤為17.04億元。

就在同一天,馬鋼股份(600808,收盤價2.61元)、新鋼股份(600782,收盤價4.93元)和南鋼股份(600282,收盤價2.91元)三家鋼企均表示,根據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韶鋼松山(000717,收盤價2.79元)則預計公司2011年將虧損11.7億元。

上述鋼企業績報憂的原因基本是一致的。鞍鋼在公告中指出,“2011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料價格漲幅高于鋼材價格漲幅以及高爐檢修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四季度鋼材價格大幅下降,且主要原燃料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使公司四季度陷入虧損局面,導致全年虧損。”去年前三季度,鞍鋼股份實現盈利2.39億元;但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司從7月1日起更改了折舊政策,增加了利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鞍鋼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的鋼材價格仍處于底部區域,暫時沒有反彈的跡象。另外去年四季度末計提存貨減值準備也是公司虧損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東北制藥、鞍鋼股份等業績 “看上去很丑”,但是其公司股價卻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在發布業績公告的當天,東北制藥和鞍鋼股份分別下跌2.16%和4.38%,隨后就跟隨大盤企穩反彈,并且也未觸及前期調整低點。

一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像維生素C和有色金屬等都屬于周期性行業,它的特點是景氣度高點時行業賺取的是“魔鬼的利潤”。然而一旦景氣度下行,相關公司就會被打入地獄。“股市的反應永遠快于財務報表;周期性公司市盈率最高點、甚至沒有市盈率時,往往股價也到了歷史底部,是最佳的介入時機;而盈利最好、也就是說市盈率最低時,往往股價恰恰在高位,這時就要落袋為安了。而在熊市末期,周期股往往也會先于股市見底,成為反彈初期的急先鋒。”

2008年年底開始的小牛市,也恰恰是以當時業績慘不忍睹、甚至巨虧的有色股做的領頭羊。2008年,云南銅業(000878,收盤價17.74元)巨虧28億元,但其股價早在年報公布前數月就已經見底。2008年11月~2009年6月,云銅股價從6元漲到40元——而從2007年9月~2008年11月,其股價則是從98元一路下跌至6元。

/故事二/

資產減值 上市公司業績下滑超預期

在每一份標準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中,注冊會計師往往會寫出這樣的審計意見:“公司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公允反映了公司基準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財務狀況以及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但在會計準則運用中,本身就涉及到許多主觀判斷。特別是對八大資產減值的處理,許多時候都必須依靠財務人員估計。即使是注冊會計師,面對一些資產減值處理,也無法取得直截了當的證據,證明上市公司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不合理。這樣一來,資產減值準備往往成為上市公司合理平滑業績的最佳選擇。

2008年年底,大宗商品市場一蹶不振;相關上市公司因此大規模對存貨計提減值準備。2009年,隨著大宗商品市場回暖,這些公司又將減值準備轉回,造成業績環比大幅上升。

而本次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潮,資產減值準備也成了一個重要原因。

例如漢王科技(002362,收盤價12.51元),原預虧3.5億~3.6億元,1月30日修正后增虧至4.25億~4.35億元,公司稱主要是“對相關原材料、半成品的處置方式進行調整,并對相關存貨補充計提跌價準備,計提壞賬準備較預計增加”。

從事泛酸鈣VB5生產的鑫富藥業(002019,收盤價7.90元)原本預虧9100萬~9600萬元,1月30日同樣向下修正了業績。修正后改為預虧2.15億~2.2億元,原因之一是“2011年底公司對相關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預計計提減值準備共計1.53億元”。

而去年鋼鐵行業雖然寒冬難捱,但除了鞍鋼和韶鋼外,多數鋼企仍有盈利。1月31日,韶鋼松山(000717,收盤價2.79元)發布業績預告稱,2011年預計虧損約為11.7億元。其中有3個原因引人注意:一是由于國內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和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等長期化趨勢的影響,公司以前年度形成的未彌補虧損預計難以足額彌補,因此公司決定本年度予以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而大幅增加虧損;二是計提存貨減值準備;三是淘汰落后產能而拆除部分設備,發生了資產減值及報廢損失。

一券商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對于一些出現暫時經營困境的公司來說,有時候往往有這樣的心理:既然注定今年虧損,那么也不在乎虧多虧少。“經營最困難的時候往往是清理資產的最佳時節,這時候把該甩的包袱甩掉,以后就可以輕裝上陣了。像韶鋼,遞延所得稅資產可以在2011年年報中轉回,留到2012年中報再轉回也未嘗不可。而如果以后公司經營發生好轉,資產減值準備以后又轉回,為以后利潤暴增騰挪出空間。因此這些被資產減值拖累業績的公司反而值得關注。”

仍以云銅為例。2008年,云銅稅前虧損高達30.76億元,其中資產減值損失高達17.83億元(主要為存貨跌價損失)。2009年,云銅實現稅前盈利4.69億元,當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僅有4999.6萬元 (主要為壞賬計提)。

/故事三/

偶然事件 公司業績大起大落

天有不測風云。有時候上市公司業績忽然由喜轉憂與行業無關,卻與一些突發事件有關。

1月30日,海源機械(002529,收盤價10.90元)對原來的業績預告進行修正:公司原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20%至40%;本次修訂為“預計2011年度凈利潤約為4400萬元至4900萬元,同比下降20%至30%”。

海源機械指出,公司業績由增轉降,主要原因是受洛陽龍羽格銳建材有限公司與公司合同糾紛案判決結果影響。雖然公司已經提出了上訴,但是仍然按照謹慎性原則,全額計提預計負債2007.39萬元。另外部分2011年第四季度提貨的客戶將推遲到2012年才能提貨,致使相關銷售收入確認也將推遲到2012年,導致2011年度經營業績低于同期預計水平。

與海源機械情況類似的還有

天虹商場 (002419,收盤價16.30元)。1月30日,公司發布的業績修正預告稱,預計201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5.58億~6.06億元,同比增長15%~25%。在去年10月27日的三季報中,天虹商場原本預計公司全年凈利潤將同比增長25%~50%。

天虹商場方面稱,業績向下修正的主要原因是“溧陽天虹經營場地的出租方溧陽豐聯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不能全面適當地履行合同義務,對溧陽天虹經營造成重大影響及損失。為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公司自2011年11月2日起停止溧陽天虹的營業。員工賠償、供應商賠償和未攤銷完的裝修費約3500萬元計入當年損益,導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幅較原預計下降。”

不過盡管上述事件的發生均為偶然,海源機械與天虹商場的二級市場表現卻各不相同。海源機械在修正業績當天還收出一根陽線,隨后每日小陰小陽,目前股價已經有所企穩;而天虹商場卻在業績修正當天暴跌6.72%,其后還一度創下調整新低。

在這一類偶然性事件中,也有一家公司雖是向上修正業績,卻引起了市場紛紛猜測。1月31日,京東方A(000725,收盤價1.81元)將其原本業績預告2011年度預虧30億元,改為盈利3億~5億元;原因是轉讓鄂爾多斯市京東方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股權項目可獲得36億元投資收益,但公司尚不能確認是否計入2011年。

北京一位資管人士指出,從去年年底以來,A股市場已經經歷了一輪較大程度的調整。“在許多公司、特別是中小板創業板公司股價已經創出歷史新低時,市場對這些利空因素的敏感性已經降低。另外,長期來看,這些偶發性因素也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而如同訴訟預提負債之類的事件,與資產減值準備有些相似,以后也有可能轉回。因此這類公司反而有可能在利空釋放后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

重點公司

實體經濟最寒冷的時候,往往是資本市場春風解凍之時。和2008年年底相似,春節后,多數拋出“業績炸彈”的公司并未加速下跌,股價反而止跌回穩。

◆韶鋼松山

巨虧非經營原因緣于會計處理

公司是廣東省最大的鋼鐵企業,銷售主要以廣東市場為主。2011年中期公司近80%的銷售收入來源于廣東省。

受行業不景氣影響,韶鋼2011年全年經營都表現不佳。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46.82%;第三季度每股微虧0.02元。而剛剛發布的公告顯示,2011年公司全年將出現11.7億元虧損。

但公司去年四季度的巨虧并非經營原因,而是與公司會計處理有關。從公司生產經營來看,四季度各月產量仍基本穩定。假定12月產量維持11月水平不變,四季度產量環比三季度還有小幅增加。

公告顯示,韶鋼松山2011年四季度巨虧主要來自于三個原因:一是公司決定本年度予以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而大幅增加虧損,截至去年9月30日,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金額為3.56億元;二是計提存貨減值準備;三是淘汰落后產能而拆除部分設備,發生了資產減值及報廢損失。

盡管公司爆出巨虧,但其股價近日并未有太大波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股價已經大大低于每股凈資產。即使去年每股巨虧0.70元后,凈資產仍有2.80元,與現在股價持平。

而韶鋼松山之所以選擇這時大規模“清理資產”,或許與寶鋼集團重組韶鋼集團進程有關。去年12月30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國務院國資委出具文件,同意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無償接收廣東省國資委持有的韶鋼集團51%的國有股權。目前寶鋼集團正在等待證監會相關審批。一旦股權劃轉完成,寶鋼集團將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興業證券指出,韶鋼納入寶鋼旗下,其正面作用在于韶鋼作為寶鋼集團在南方市場的重要布點之一,公司在原燃料和銷售渠道兩方面都有望納入寶鋼系統。長遠看,由于寶鋼集團旗下擁有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5.08元)、八一鋼鐵(600581,收盤價8.05元)等多家上市鋼企,不排除集團在未來對旗下上市鋼企進行整合。

◆華北制藥

維C價格或迎拐點

華北制藥為老牌原料藥企業。公司因2011年主要產品維生素C和國家基本藥物價格大幅下降等導致四季度經營虧損。但2011年土地收儲收益約4.9億元將增厚利潤。2011年公司累計凈利潤與上年相比下滑將不超過50%。

德邦證券在去年年底對公司進行調研后指出,公司經營狀況已經到達冰點。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整個維生素C的格局目前來看仍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全球維生素C年需求量為12萬噸;而我國維生素C五大家族的總產能就有13萬噸左右,這也造成維生素C價格直線下滑。

但是德邦證券指出,從歷史周期、庫存周期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2012年下半年維生素C價格有望迎來拐點,當前的價格已經是一個低點。

另外,公司還在去年10月底提出了向冀中能源集團增發3.5億股定向增發的方案,增發價為8.53元/股。經過了四季度大幅下跌,公司股價已經較這一價格折價約23%,具有較大的安全邊際。

◆西部材料

受政策扶持 下游需求旺盛

1月20日,西部材料向下修正業績:預計虧損1900萬~2400萬元。在去年三季報中,公司預計業績同比下降60%~90%。

公司主營業務均屬新材料范疇,包括鈦材、鈦鋼復合板、不銹鋼纖維氈、銀銦鎘控制棒,面向航空、化工、核電、火電領域,滿足核電發展、節能減排、除塵脫硫等需求,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未來將以鈦及稀有金屬復合材料 (鈦鋼復合板)為主導產品,其中鈦材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收入及利潤來源,目前稀有金屬復合材料仍是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

根據公告,公司業績低于預期的原因較多:一是科研項目撥款600萬~900萬元未按時到位;二是市場低迷,2000萬元的合同未能執行完畢;三是預計能產生約700萬元收益的房產處置因故未能實現;四是白銀價格下跌,計提跌價準備250萬元;五是IPO項目“稀有難熔金屬板帶材生產線”投產轉固,折舊增加但產能釋放有限導致業績虧損。

但是西部材料近期走勢強勁,業績預虧前甚至拉出漲停。作為有色金屬類公司,西部材料的走勢體現了周期股典型的“業績低點反而是反彈起點”的特點。

浙商證券指出,下游電力、化工、石油、軍工等行業的旺盛需求將是扭轉公司業績的關鍵。預計2012年公司可實現扭虧為盈,每股收益達到0.05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末成年aⅴ | 亚洲中文字无幕码中文字 | 五月天福利午夜 |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