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12-28 15:09:34
根據社科院對滬深兩市300家大型企業的測評,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綜合得分僅為29.8分。
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我國上市公司在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方面,整體仍處于起步階段。根據社科院對滬深兩市300家大型企業的測評,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綜合得分僅為29.8分。
12月28日,社科院發布的《上市公司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公布了上述消息。
非財務信息是指企業財務信息以外的社會、環境信息,主要包括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等方面。《藍皮書》稱,近年來,非財務信息披露成為重要國際規范,也是上市公司應盡的責任。
按照該機構的測評標準,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總分為100分。其中,年度信息披露得分所占權重為60%,日常披露得分占40%。
據此測算,綜合得分超過60分的企業只有三家,分別是中石化、中興通訊和青島啤酒。209家企業的得分在20分到60分之前,另有88家企業得分不足20分。
在88家得分不足20分的企業中,屬于煤炭開采也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為11家;其次是醫藥生物制造業(7家)、零售業(7家)、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6家)和機械設備制造業(6家)。
報告稱,負面信息報道、規模較大、資產安全性較低、深交所上市的企業傾向于披露更多的非財務信息。企業盈利能力、獨立董事比例、行業特征以及所處區域對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影響不顯著。
在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方面,《藍皮書》稱,報告整體水平偏低,存在明顯的定量指標不足、“只報喜不報憂”等問題。而在上市公司公告之外,企業網站披露的內容同樣存在“對自身負面信息少有披露”的現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