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2 01:06:37
每經編輯|王睿
日前,光大上海分行全面優化升級了ATM自助設備取款流程,現在到光大銀行取款的客戶會驚喜地發現,選擇取款后,ATM設備將先退出客戶卡片后,再吐出現金。這一體驗升級將大大減少客戶遺忘取卡而造成的資金安全問題。
在保障客戶用卡安全及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光大銀行始終走在同業前列,此次針對自助設備業務操作流程的優化升級,更是國內銀行業中的首創,也是該行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又一創新動作。
先出卡后出鈔 降低吞卡量
目前,國內銀行ATM設備普遍采用“先出鈔,后出卡”的流程,光大銀行為什么花大力氣對ATM設備全面升級?
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部相關負責人對此作出了解釋:全國范圍內,每天都有大量的客戶取款之后忘了取卡,卡片被吞在ATM設備里,給自己帶來不便的同時還增加資金風險。將取款流程改變后,先把客戶卡片退出來,而客戶是來取錢的,肯定要拿到錢才會離開,這樣就有效減少了吞卡量。
看似簡單的流程優化,實則體現了光大銀行踐行“以客戶為中心”,對客戶體驗提升與創新的不懈追求。
渠道協同優勢吞卡主動外呼
據光大上海分行工作人員介紹,如果客戶因疏忽未能及時領取卡片或鈔票時,設備將在40秒內將卡片回收、15秒內將鈔票回收。
同時,為保證客戶賬戶資金安全,提升客戶體驗,光大銀行客戶服務中心成立了專門的自助設備監控團隊,對全行所有自助設備運營情況進行監測,如果發現有吞卡情況發生,光大銀行將第一時間主動與客戶聯系,告知客戶如何取回卡片。
客戶忘記取卡,銀行主動告知客戶,光大銀行此舉開創了電子銀行客戶服務的先河,而這一服務從構想到實施,都與光大銀行的“渠道協同”理念密不可分。
目前,大部分銀行的自助設備、客服中心等電子渠道分屬于不同部門管理,要完成協同作業存在很多障礙,而光大銀行將除物理網點之外的電子渠道進行了全面整合,通過對所有電子渠道的統一管理,發揮渠道協同優勢,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也為全面提升客戶體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