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1-12-19 15:58:14
年底搬家公司“硬扛”、家政公司“有錢掙不到”,上演著市場火爆,相關企業卻遭遇“用工荒”的無奈場景。
年底,物業公司“搶人”、搬家公司“硬扛”、洗車店老板“親自上陣”、家政公司“有錢掙不到”,上演著一幕幕服務市場火爆,相關企業卻遭遇“用工荒”的無奈場景。
臨近元旦春節,市民各類服務消費需求猛漲,而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歸心似箭,難擋“回家的誘惑”。一方面,企業高薪難留人,另一方面,務工人員則坦言缺乏歸屬感,盼來年“進個大公司、遇個好老板、上個有前途的班”。
人到用時方恨少:三倍薪水難擋“回家的誘惑”
天津艾肯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企業單位、商務樓、酒店及家庭裝潢后的精細保潔和長期物業保潔托管業務,每逢年底,公司都得花重金“搶業務員”。
“臘月最后幾天,業務電話快被打爆了,但公司外地員工大多集中在這幾天結伴回家,平日三倍的薪水都不稀罕。我們只能大幅提高服務價格,用高薪和獎金留住部分員工。”該公司的于經理表示,近期臨時工要價倍增,工期還不穩定,“臨時工工資日結,第二天就指不定找著薪水更高的零活了。”
來自河北石家莊的申通快遞業務員龔師傅說:“今年送件高峰比去年提前了,網購商品比例大。往年春節前后也沒工夫喘氣,催件的電話一個接一個,今年得至少忙活兩個多月。老板也想大量招人,可快遞員也算技術活,得有經驗和固定的客戶。”
龔師傅告訴記者,去年春節值班半個月掙了兩個月的錢,到目前都沒回過河北老家:“今年春節得跟老板請假回家,也該輪到我了。”
邵進軍在天津市紅橋區開了間洗車行,兼做汽車美容,雇傭了近20名山東青年洗車工。在飛舞的泡沫中,記者看到他親自上陣,左手抹布、右手水槍,微胖身材倒也靈活,盡管如此,待洗車輛還是在店前排起了長隊。
“年底洗車、汽車美容業務肯定多,員工加班加點,目前都沒回家。但到臘月底他們大多要回老家,忙著相親、結婚的大事。”
記者采訪的KTV、餐飲、家政等生活服務類公司負責人都表示,年底“用工荒”現象已經持續多年,但仍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有錢掙不到”。
打工人員:年底回家,來年找個有前途的工作
同為搬家公司,天津市嘉和旺搬家服務中心則仍然“兵強馬壯”,趕年底的火爆搬家市場與高企搬運價格,沖刺好效益。公司負責人董經理告訴記者,公司20多名業務員分別來自河北、山東、甘肅等地區,年終有四五個人回家,“其他人緊一緊”,公司業務能正常運轉。
“我們這些兄弟在天津干了好幾年了,到年底都能留下來幫我。那幾個回去的,也是為了趁春節回家辦婚禮,過完年立馬就回來。”董經理說。
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能靠情義留住員工。來自四川的蔣國均在天津一家川味火鍋店做服務員,盡管年底雙薪加獎金,他仍然覺得“沒前途”。
“在這個店一個月差不多2000元錢,臘月和正月都能拿到4000多元,但我明年還是想換一行。餐館服務員,一般人都能干,干好干壞沒區別,也學不到什么東西,也看不到哪天能多漲點工資,沒前途。”
小蔣告訴記者,和他一同出省當服務員的老鄉很多,跳槽現象普遍。“年底回家是想借此機會相互交流,哪好上哪。我想學廚師,以后到大酒店上班,先當服務員、配菜員,后當廚師,有前途。”
專家:打工人員與用人單位均需轉變觀念
不難看出,外出務工的打工人員對職業有了更長遠、更理性的考慮。換個角度看,年底“用工荒”也體現了相關服務業企業的制度缺陷,員工缺乏歸屬感導致忠誠度下降,企業關鍵時刻留不住人。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高博軒認為,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年輕化態勢明顯,導致在企業非管理層面產生人員流動。此外,服務行業準入門檻低,工作強度和難度相對簡易,工資水平并非導致服務業人員流動性增加的根本原因。企業應當著重培育員工歸屬感,在經營收入方面提出分紅制度,將員工工作效率與待遇水平掛鉤,還應完善員工職業規劃。
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年底“用工荒”折射出我國用工市場供需錯位的局面,也表明我國農民融入城市進程緩慢。
“用人單位和農民工都應該轉變觀念,即當下的農民工也是工人,應當有保險、補貼及類似編制等福利,并嚴格遵守工作程序、承擔相應職責。這樣,年終也不會出現農民工‘想走就走’的局面。”張寶義認為,我國農民工也普遍缺乏對進城工作的正確認識,認為自己不是正式職工,無就業前景可言,進而工作隨意性強,既不利企業正常運營,也影響其自身就業前景。
(本文來源:新華網 記者 方問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