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9 02:12:2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許金民
每經記者 許金民
武商聯子公司中百集團(000759,收盤價8.94元)昨日遭遇“突襲”,3460.87萬股流通股份被來自浙江的新光控股一舉拿下,新股東5.08%的持股比例直接威脅武商聯控股地位,并讓中百集團吸收合并武漢中商(000785,收盤價7.62元)方案隨時有夭折可能。
12月8日晚間,中百集團發布《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對于增持原因,新光控股表示,是看好上市公司財務基礎、行業、團隊等整體價值,擬進行長期投資。
新光控股總裁虞云新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增持僅僅是出于轉型零售考慮,我們之前跟武漢市領導溝通過,也希望把中百集團做好,沒想過控股。”但他不愿透露是否會繼續增持,也不說會否在股東大會上對中百集團吸收合并武漢中商方案投反對票。
武商聯遭遇“突襲”
中百集團12月8日公告,截至2011年12月7日,新光控股通過深交所集中交易系統累計買入公司股票3460.8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8%。
資料顯示,新光控股是浙江義烏的飾品龍頭企業,注冊資本6.668億元,股東為周曉光、虞云新夫婦;其中,周曉光女士為董事長,虞云新為總裁。截至2010年12月31日,該公司總資產為116.9億元,凈資產為52.3億元;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1.78億元。新光控股還宣稱,爭取新光飾品三年內上市。
記者曾查閱中百集團2011年三季報,公司第一大股東武商聯持股數量為6919.54萬股,持股比例為10.17%;如果加上一致行動人中鑫投資、關聯方華漢投資,持股比例也僅有12.89%。相比其他上市公司,大股東及關聯方持股比例并不高。
資本雄厚的新光控股突然增持中百集團這一舉動,無疑令曾與浙江資本打過交道的武商聯頗感不安——為了與另一浙江資本 “銀泰系”爭奪鄂武商A的控股權,今年武商聯已嚴重“失血”。
為了甩開與對手之間的距離,6月9日,武商聯及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大舉買入鄂武商A2536.25萬股,耗資5.22億元。8月,他們再推出《要約收購書》,擬以每股21.21元的價格,收購鄂武商A合計不高于2536萬股;若方案通過并得以付諸實施,武商聯還需準備約5.38億元現金,兩項交易合計花費10.6億元。
如果新光控股真打算收購中百集團,武商聯不答應,勢必又將疲于尋找一致行動人,并耗費巨資增持。
不打算控股中百
令武商聯頭疼的又何止是新光控股雄厚的資本,還有他們增持中百集團的時間。
9月30日,中百集團披露換股吸收合并武漢中商方案,公司將以0.93∶1的比例合并武漢中商。異議股東擁有現金選擇權。其中,中百集團股東的現金選擇價格為12.39元/股。方案目前還須經過商務部審查、股東大會審議,國資委、證監會核準。
市場人士表示,屆時,如果新光控股在股東大會上投反對票,方案極有可能夭折;即便通過,新光控股行使現金選擇權,也將凈賺上億元,“幾乎是無風險套利,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
遭遇新光控股“狙擊”,武商聯方面作何感想?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該公司投資策劃部經理、中百集團董事李濤,對方不愿意回應,僅稱“一切以公告為準”。記者轉而聯系中百集團董秘辦,證券代表陳雯表示:“我們也不知道什么目的,等他們發了《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再說。
12月8日晚間,中百集團發布了《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對于增持原因,新光控股表示,是看好上市公司財務基礎、行業、團隊等整體價值,擬進行長期投資,未來12個月增、減持中百集團都有可能。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了公司總裁虞云新,他回應道:“浙江企業目前正處于轉型階段,公司未來將到江西等地尋求發展,武漢是商業重鎮,自然也是重點。我們希望與中百集團展開合作,實現產業資本與商業資本的對接。這次增持僅僅是公司出于轉型零售考慮,沒想過控股。”
虞云新表示,他也注意到了武商聯與“銀泰系”之間的糾紛,“沒想到最后鬧得彼此很不愉快,看得出他們(武商聯)很強勢;因此在買入中百集團股份時,新光控股“已經與武漢市領導溝通過”。
至于新光飾品IPO一事,虞云新稱,該公司已經完成股改,預計2012年登陸A股市場,保薦機構為國信證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