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上藥內部矛盾的“犧牲品”?

每日經濟新聞 2011-12-01 08:46:43

每經編輯 王迎春

2009年3月離開外資投行瑞銀加入上藥的葛劍秋也許最初沒能想到,整體上市后的新上藥內部仍有如此多的國企“舊習”讓其難以適應。

昨日(11月30日),他連發數條微博解釋離職之事,其直言:“兩年九個月的上藥生涯今日告一段落,其間有四個月的反復,終于到了曲終人散之時。遺憾的是如果一貫鍥而不舍而非遲疑、懈怠,今日本該奠定工業長期領先發展的格局。愧疚的是股價下跌太多令股東蒙受損失,身為高管應對失策。最應自責的是沒有臥薪嘗膽之志及缺乏自我改變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導致進退失據。從這個角度講,辭職也是承擔責任的引咎之舉。”

葛口中所言的 “自我改變和適應環境的能力”或與其7月鬧出的辭職復職一事有著直接的聯系。

曾對外表示 “與上海醫藥集團董事長呂明方私交很好,目標一致”的葛劍秋,在進入上藥的兩年期間經手了新上藥重組、收購中信醫藥、登陸H股等重大事項。但其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就曾坦言,對大型國企內斗等痼疾接受不了。

成功完成收購中信醫藥一役,幫助上藥挺近競爭對手國藥腹地的華北市場,作為背后主推功臣之一的葛劍秋,在今年5月卻被一封內部寄出的舉報信激怒。該匿名舉報信中聲稱 “上海醫藥對中信醫藥的收購溢價PE倍數達25倍,定價之高,有國有資產流失之嫌”。

有市場人士紛紛將此事解讀為上藥內部部分高層“放出的冷箭”,空降兵葛劍秋在上藥背景尚欠,且在短短兩年間還沒來得及組建起自己的“心腹”團隊。遭到內耗而失意或也因此不難理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美女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视频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合免费观看 | 日日狠狠久久7777偷偷色 | 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