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11-29 09:58:51
這種內部的利益輸送,主要目的就是強調煉油虧損,從而向發改委施壓提高國內成品油油價。
據《廣州日報》報道,“石油巨頭控制原油,我們不得不使用進口的燃料油來煉制成品油,每噸煉制成本要比中石油、中石化高出1300元,但仍有利潤可賺,使用原油煉制成品油的‘兩桶油’緣何虧損,我們也想不明白。”山東某煉化廠負責人接受采訪時這樣表示。
發改委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煉油行業實現利潤72億元,其中7月單月虧損48億元。此外,前8月煉油行業累計虧損18.4億元,由此可計算得出,8月份單月的虧損額為42.4億元。9月,煉油行業利潤約4億元,按此計算,今年1~9月,全國煉油行業總虧損約為38.4億元。
◎ 這的確是個問題。中石油、中石化煉油業務究竟虧在哪了?
有業內人士認為,“兩桶油”通過低批發價給油站,油站獲取巨額暴利煉油出現巨額虧損的循環,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煉油虧損轉到了加油站的利潤上去了,這種內部的利益輸送,主要目的就是強調煉油虧損,從而向發改委施壓提高國內成品油油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