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8 01:41:36
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巴菲特的這句投資名言可謂眾人皆知。然而,在當前嚴厲的樓市調控下,誰敢貪婪呢?日前,在多地土地頻頻流拍的情況下,和記黃埔果斷出手競得佛山一地塊,預計總投資將超過15億元。
資料顯示,該地塊凈用地面積約74857.72平方米,據和黃透露,收購該地塊后將供其發展成住宅及商業物業。此外,和黃購得該地塊的總代價為人民幣8.96億元,將以分期的方式支付。
根據其公告透露的信息,和黃和長實將為該項目成立各占50%權益的子項目公司,該項目公司的初步投資總額及注冊資本目前均定為7.6億港元,且預期將分別增加至港幣15.16億港元及11.28億港元。
近年來,和黃在內地擴張加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和黃就曾分別斥資16.2億元和31.8億元在上海青浦和南京河西拿地,上海青浦地塊以2.1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成為青浦區趙巷區域內新的單價地王,而南京河西地塊則“榮登”總價地王。
除和黃之外,包括九龍倉、恒隆以及仁恒置業在內的多家港資房企都紛紛加快了在內地拿地的步伐。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顯示,10月24日,由仁恒置地、和美投資有限公司、上海由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共同組成的聯合體,以總價約人民幣30億元的價格成功收購珠海唐家灣情侶北路(南段)兩宗地塊,該地塊也成為今年掛牌出讓的珠海主城區單價最高的地塊。
與港商拿地的熱情截然相反的是,樓市調控之下,多家主流房企紛紛表示將主動放緩增長速度,且對拿地持“謹慎”態度。最近半月,廣州就曾因為市場不景氣而主動叫停了31宗地塊的出讓,從而“錯失”土地出讓金超過178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港商拿地熱情不減反增或許正是因為他們認為目前正是“抄底”內地樓市的大好時機,也反映了港商對內地樓市前景的長期看好。
但此輪港商擴張的區域多位于內地的二三線城市,且就這些地塊的規劃來說,多數都包含住宅和商業物業的組合。由此不難看出,港資開發商在“放長線釣大魚”的同時,也十分注意規避調控政策對住宅市場帶來的風險。
亞太城市發展研究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謝逸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就目前來看,內地房價相對香港來說還處在一個較低水平,長期來看還有升值空間。此外,內地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土地升值潛力也十分可觀,港商內地大舉擴張看中的正是這兩點。
不過,他同時認為,港商在進行房地產開發時比內地開發商更注重商業配套和業主生活的便利性,而內地開發商則崇尚快速開發、快速銷售,這也反映了開發理念上的區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