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1 01:25:32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個人投資客或許會成為缺錢開發商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昨日,上海錢生輝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錢生輝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的企業目前正收到數十位個人投資客的委托,和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協議個人合作賣房事宜。協議如能最終達成,上述投資客組成的購房團有望以公開售價70%甚至最低50%的“批發價”收購其樓盤的部分房源,并通過轉售這些房源獲利。
與此同時,易居中國上海房屋銷售(集團)有限公司大上海區執行總經理孫華良也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市場上很多在售項目,實際上都已被地產基金以7折左右的價格收購。雖然網上房地產顯示這些項目的房源仍然可售,但這些房源其實已經易主,但房源銷售后的利潤,大部分將屬于上述地產基金。而根據本報記者此前的調查,這一類型的地產基金的資金,正是來源于個人投資者。
大量房地產投資者為開發商“輸血”,也讓“以價換量”失敗后的上海樓市未來價格走勢更加撲朔迷離,房價還會繼續降嗎?
個人投資者參與合作銷售
錢生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目前他正在和上海閔行一樓盤談判的協議內容是這樣的:投資者先和開發商簽定一個 “合作銷售協議”,成為項目的個人代理商。在支付一部分定金后,獲取部分房源的包銷權。
根據上述 “合作銷售協議”,如果房子在半年內全部賣完,那么按照和購房者事先簽定好的協議,將高于投資者“批發成本”的那部分利潤,作為房地產商支付給個人的利潤。而若房子最終無法賣掉,則由投資者以約定好的“批發價”購買,如果和開發商談得好,這個價格最低可能只有原價的50%。
由于先期支付的定金往往只有總房價的10%左右,如果個人投資者能在半年內以高于批發成本價格10%的售價賣出這部分房源,就可以獲取投資額的100%甚至更多的利潤。這一投資回報率對于很多個人投資者有很強的吸引力。上述投資計劃僅僅在小范圍內推廣,就吸引了數十位個人投資者的參與。
錢生輝還表示,由于他的“合作銷售”模式來自于行業內已經成熟的代理商“包銷”模式,因此,個人投資者和開發商認同的比較多,接下來需要做的只是完成細節上的談判。目前,他代表上述投資客接觸的項目,包括上海閔行地區的一個樓盤。
相比于錢生輝的 “合作銷售”模式,孫華良介紹的投資基金模式目前更加成熟和完善。他介紹說,來源于個人的房地產投資基金,目前在上海樓市非常活躍。一些網上房地產顯示仍有房源可買的項目,實際上很多房子已被地產基金低價收購。而基金的利潤,則在轉售給普通購房者時實現。
仍難力挺房價
根據孫華良的介紹,目前房地產基金收購缺錢開發商樓盤的現象已不是個案。很多開發商由于急需資金,因此往往愿意以7折的售價將房子一次性賣斷給房地產基金或者其他投資機構。
業內人士王士章則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折的價格基本上能夠達到開發商的心理底線。因此,如果有基金以這樣的價格整體收購項目,并且能在短時間內付清所有房款,開發商一般愿意接受。但這樣由投資者整體收購房地產項目的方式,卻客觀上限制了房價大幅下跌的空間。
此前,新浪樂居對目前189家上市房企的資產情況進行盤查后發現,截至2011年6月30日,至少有三成開發商的負債率超過70%,開發商缺錢的現象比較普遍。
但奇怪的是,中海、綠地旗下的多個樓盤降價后,周邊其他的樓盤卻沒有跟進。以中海地產大幅降價樓盤——御景熙岸為例,在該項目降價后,其周邊樓盤的售樓現場雖少人問津,但開發商的售價卻平穩,沒有跟風降價。情況類似的還有嘉定新城,當地雖然有兩家樓盤的降價幅度超過20%,但是周邊的樓盤卻堅持不降價銷售。
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稱,其中可能的原因就是有地產基金先期收購了這些樓盤中的部分房源,使得項目暫時不會進行大幅降價。
不過,即使有投資基金或個人投資者“輸血”,上海房價仍然難以避免繼續下跌的趨勢。薛建雄說:“缺錢的都是大房企,而基金公司或者個人投資者頂多能貢獻給開發商3、5億元,僅僅靠這筆錢支撐不住房價的跌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