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11-03 08:44:36
據統計,目前看多的機構達71.43%,看空的機構則僅占11.11%
受海外股市大幅下挫影響,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早盤基本處于震蕩整固過程,只有文化產業相關的教育傳媒、網絡游戲以及云計算等板塊表現出相對的活躍度,午盤后這些板塊進一步拉升,激活市場做多人氣,權重股也開始助勢,上證指數成功收復2500點關口,K線形成放量突破的上攻形態。
分析人士表示,在外圍股市重挫的背景下,滬指放量收復重要點位2500點,表明場內多方資金對后市相當樂觀,而近期兩市成交額階梯狀放大則進一步顯示出有場外資金積極入場建倉,總之,A股正向著市場多方期望的狀態不斷演繹。
從《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對機構觀點的統計來看,上述觀點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驗證,有多達45家機構對昨日的市場做出看多判斷,占比71.43%,看空的機構則僅占11.11%,另外還有11家機構看平,占比17.46%,總體上,超過七成以上的看多顯示出市場人氣已被充分激活。
大單資金流入14.81億元
昨日,上證指數開盤2437.87點,最高2505.12點,最低2433.72點,收報2504.11點,漲34.09點,漲幅1.38%,成交1020.83億元,較周二增長20.02%,滬市A股770只上漲,106只下跌;深證成指開盤10291.62點,最高10581.75點,最低10233.63點,收報10581.75點,下跌140.05點,漲幅1.34%,成交993.48億元,較周二增長21%,深市A股1198只上漲,85只下跌,兩市A股漲跌比率為10030.37%,呈現普漲格局。
從行業板塊看,31類行業板塊全面上漲。漲幅最高是一直保持著較高熱度的教育傳媒板塊,該板塊昨日漲幅達6.94%,其中,有多達10只個股出現漲停走勢,顯示出市場對這一熱點的發掘還在進行中。計算機、通信、電子信息、保險、工程建筑、醫藥、供水供氣和旅游酒店等8行業板塊漲幅居前,漲幅均超過2%,昨日,漲幅最低的建材板塊也達到0.56%。
從資金流向看,雖然A股早盤出現震蕩整理走勢,但昨日整體大單資金仍呈凈流入狀態,合計凈流入14.81億元。31類行業板塊中有儀電儀表、電子信息、計算機、教育傳媒、醫藥、通信等17類板塊呈凈流入,上述6板塊的大單資金流入量超過2億元,其中,儀電儀表大單資金流放量最高,達36723.28萬元。另外,尚有煤炭石油(30961.36萬元)、有色金屬(19882.7萬元)、建材(19720.42萬元)、鋼鐵(13014.77萬元)等14類行業大單資金流出。剔除新股后A股大單資金凈流入的前五只個股分別是:海通證券(600837)(7684.35萬元)、中國聯通(5511.598萬元)、中國中鐵(5413.091萬元)、民生銀行(600016)(5230.195萬元)、丹化科技(600844)(5220.835萬元);大單資金凈流出的前五只個股是:蘇寧電器(002024)(13114.833萬元)、方正證券(601901)(10309.41萬元)、海螺水泥(600585)(7840.521萬元)、恒源煤電(600971)(5526.228萬元)、攀鋼釩鈦(000629)(5203.521萬元)。
NextPage
三因素推助市場力挽狂瀾
對于昨日的大翻轉行情,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源自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貨幣政策預調微調有望加快。近期央行不斷的向市場傳遞出積極的政策信號。據本報報道,11月1日,央行在公開市場發行了100億元1年期央票,利率連續11周持平于3.584%。1年期央票利率在8月17日攀升8個基點3.5840%后,至今一直持平。央行當日上午未進行正回購操作,這是7天和28天正回購近一個月來首次暫停,上周3年期央票也暫停發行。
同時,截至10月27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601288)、中國銀行、建設銀行10月新增貸款規模約為1400多億元。從10月下旬四大行信貸投放情況看,10月21日至27日5個工作日,新增信貸猛增600多億元,信貸閘門突現松動跡象。
四大行數據顯示,10月前20天新增貸款規模僅在800億元左右,剔除國慶長假因素,10個工作日的日均貸款約在80億元左右。此后,信貸增長開始發力。截至10月27日,10月四大行新增貸款約1400億元。21日至27日5個工作日,四大行日均新增貸款超過100億元,貸款投放突然加速。
因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四大行信貸解凍,全年新增貸款規模或達7.5萬億。在保持穩健基調不變,貨幣政策預調微調的背景下,四季度貨幣政策有望保持相對寬松,這就給市場的“吃飯行情”提供了資金保障。
其次,中國軟件(600536)行業協會理事長陳沖昨日在第五屆世界軟件質量大會上表示,軟件行業應用前景和發展空間巨大,預計今年軟件行業總收入將超過1.6萬億元。該消息為IT業利好,在該消息刺激下,昨日午后科技股全面暴漲,并帶動股指大幅反彈。
再次,溫家寶表示,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艱難中國將堅持擴大內需。據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月1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以穆泰康為團長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時表示,中國政府堅定實施擴大內需的政策,致力于保護知識產權,鼓勵中國企業積極對美投資,倡議同美方在更大規模、更高水平上開展經濟、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愿意通過平等協商尋求解決兩國貿易不平衡問題的有效方式。
對此,分析師認為,溫家寶總理在此時提到擴大內需,說明今后一段時間必有相關刺激措施出臺,結構性減稅或是其中一個重要砝碼。同時,解讀此消息為市場利好,也是昨日股指絕地反擊的一個重要動力。
NextPage
強者恒強吸引市場人氣
大摩投資(博客,微博)則認為,昨日A股市場走勢強勁,外圍市場的調整并沒有對國內市場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可以看出市場信心相對穩定,隨著通脹壓力緩解和資金面進一步松動,A股市場的做多資金有望進一步增加。盤面上來看,市場個股的結構性機會較多,強者恒強和板塊輪動特征明顯,市場賺錢效應在逐步增強,有助于進一步吸引A股市場做多人氣。
昨日指數震蕩依然不改題材熱點活躍的局面,熱點的持續性以及廣度依然呈良性格局,世基投資基于此表示,指數會繼續反彈。技術上看,滬綜指經歷連續兩個交易日的震蕩調整之后,昨日指數探底回升強勢反彈,滬綜指早盤失守5日線午后放量反彈收復此線,并且多頭已將久攻不下的60日線踩在腳下,2500重回多頭懷抱。短線技術形態重歸強勢,預計后市仍有反彈空間,階段反彈第一目標依然看高2600。
隨著農產品價格的回落,預期4季度CPI將顯著下降,政策方面同時出現寬松的跡象,為近期A股市場的反彈提供了基本面支持。招商證券(600999)認為,技術面上,兩市昨日表現強勢,早盤受外圍股市影響低開,經過上午的橫盤震蕩整固,午后開始放量上行,滬指尾盤突破60日均線和2500點的壓制,以光頭大陽線報收,收于2500點之上。昨日大盤的強勢略微超出預期,各板塊的輪動現象也顯示市場熱點的擴散,大盤仍有進一步上攻的動能。然而考慮到前期2500-2600點附近積累了大量成交,2500點突破的有效性有待驗證,在當前區間繼續震蕩的概率較大。
寧波海順表達了相對看空的觀點:隨著昨日以傳媒、云計算為主流個股的全面漲停,市場站上60日線說明當前市場做多情緒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2600點左右是前期的籌碼密集區,壓力明顯,再結合當前股指上漲幅度很大的情況,短期市場直接沖上2600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2307點開始的上漲第一波的頂點應該在2550點-2600點一帶,而結合當前火熱的市場情緒,可以認為當前的上漲已經到了小波段的沖頂階段,因為漲停一片往往是市場達到上漲高峰的標志,這點和跌停遍地就是即將見底的信號一樣。
“從大盤的技術形態上看,上證指數收盤突破了2480點處的壓力位。”湘財證券如此認為,按上證指數的日K線形態提示,大盤本周要是能站穩2480點,其就會直接攻擊本輪反彈的重要壓力區域2550點或更高的位置。但同時對市場短期走勢表示出一定的擔憂,稱由于大盤短線上漲消耗了比較大的做多能量,因此,大盤短線沖高震蕩或回落確認支撐的可能性較大。
NextPage
關注受政策扶持行業
對于如何把握后市的投資機會,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應該關注受政策支持的行業。比如,軟件行業和文化傳媒等行業,尤其是軟件行業新的產業催化劑持續出現。軟件產業涉及面廣,比如說智能電網、物聯網、互聯網的發展等均會對軟件產業形成巨大的拉動作用。與此同時,軟件業外包也是軟件業的成長契機。有意思的是,智能電網、物聯網、云計算等也是國家重要扶持的產業方向。也就是說,這些產業扶持政策有望反復成為軟件股活躍的題材催化劑,所以,軟件板塊的成長空間的確有望超預期,從而帶來超預期的股價走勢。
因此,在操作中,金百臨咨詢的秦洪建議投資者積極跟蹤軟件強勢股。其中兩類個股可跟蹤。首先,各細分應用領域的龍頭,比如說檢察院、法院等軟件龍頭的紫光華宇(300271),再比如說電子取證系統的美亞柏科(300188)、鋼鐵軟件的寶信軟件(600845)等。其次,與未來題材掛勾的品種,比如說云計算的浪潮軟件(600756)、東軟集團(600718)、中國軟件等。
申銀萬國也在11月策略報告表示,11月的“蜜月行情”中積極買入受益于政策放松的行業。建議關注業績符合預期的中小股、房地產水泥、鐵路設備、電力設備。而當反彈動能衰減、市場開始重新擔憂基本面情況的時候,那些四季度業績仍能實現環比改善的行業或將受到追捧,建議關注信息設備、中藥、食品加工。
廣發證券(000776)最新報告表示,2011年第三季LED市場的報價持續下跌,電視背光規格(5630)跌幅約8%—15%。主要因為2012年電視背光的產品即將升級(轉入7030),因此韓系廠商積極出清舊規格產品,此舉造成市場高低價落差相當大。而照明用的大功率LED報價跌幅約8%—10%,與2011年第二季度相比,出現縮小的狀態,顯示照明市場的需求相對較穩定些。同時,政府所提出的“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將于10月開始實施,預期此舉將有助于提振LED照明需求。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