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湖北漢南河“流毒”調查

2011-10-21 01:16:18

就在開發區不斷提檔升級并被定位建設成“中國中部最具吸引力化工園區”的同時,園區內20余家化工企業的污染問題卻愈演愈烈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劉曉杰發自湖北仙桃、潛江

 

    發源于陜西米倉山的漢江,在鄂西北與丹江合流后便一路朝東南方向奔騰而下,最終孕育出一個美麗而富饒的江漢平原。在那個大興水利的年代,人們在潛江市境內的澤口建閘并辟出一條漢南河,該河在仙桃市鄭場鎮游潭村一分為二,向南的一條稱作通洲河,往東北去的一條名為通順河,兩條河如同雙臂一般環繞著整個仙桃。

    漢南河起點的澤口閘周邊便是始建于1991年的湖北潛江經濟開發區,原稱澤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就在開發區不斷提檔升級并被定位建設成“中國中部最具吸引力化工園區”的同時,園區內20余家化工企業的污染問題卻愈演愈烈,漢南河的水質也越來越糟糕,正在影響著下游沿河居民的生活。

河水流毒

 

    從漢南河分水后,寬度不過十數米的通洲河便獨自南下右拐,其流域面積、灌溉面積分別是1933.91平方公里和67.51萬畝,幾乎滋潤著仙桃境內半數土地,剅河鎮雙橋村的生活、生產用水曾經全部取自于此。

    在魚塘邊的土埂上來來回回,許先河恨不得脫衣下水去打撈死魚給記者看。

    10月16日下午1時許,未等記者走近許先河承包的那7畝魚塘,一股難聞的腥臭味便迎面撲來。“我的魚全部都死光了,7畝塘至少有7000斤魚,直接損失總共25000多元”,一邊用鐵鍬撥弄著塘里的死魚殘骸,老許一邊向《每日經濟新聞》回憶稱,9月29日大清早,“我本來是準備過幾天就放水撈魚的,通洲河上游來的污水漫過路面直接灌進魚塘,不到三天時間,魚都死了”。

    今年秋天,這些損失慘重的養殖戶們在反復商量后決定  “試一試”。“每年都有死魚、死鴨,但往年情況都好一點,今年格外厲害”,村支書許先河告訴《每日經經濟新聞》記者,“村子里200多戶受損失的村民聯名寫了一個申訴書,希望上面能夠幫我們解決問題”。

    在這份數百村民簽下姓名的“申述書”中,這些養殖戶們這樣描述自己的“遭遇”:每年十月初,澤口閘都會放一次水下來,因為還有晚稻種植和水產養殖需要用水,水是農業的命脈。可今年的來水完全是毒水,加之十月初一次降雨,河滿為患,毒水四處滿溢,是一切水生作物的滅頂之災,河道、魚池到處都漂浮著死魚、死蝦和死鴨。

    雖然在村支書這個位置上干了多年,但面對這未曾預料到的  “災難”,許先河也有些“發蒙”,“投資的一萬多塊一下子就都沒了”,這口魚塘基本上就是他們家今年全部的收入來源。“我們家三口人有五畝地,一畝地一年到頭也就掙幾百塊錢”。

    在一份仙桃市剅河鎮政府提供的  “剅河鎮養殖戶近五年損失統計表”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如下一組數據:魚戶數112、受污染面積1636畝、死魚數量10萬公斤左右;鴨戶數46、死亡數量24815只。而從污染所涉及的范圍上看,幾乎遍布整個剅河鎮。“不只是我們剅河鎮這樣,距離潛江更近一點的毛嘴鎮、鄭場鎮也都存在這個情況”,該鎮一位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如是介紹稱,“老百姓也一直在反映”。

    10月3日,國慶長假的第三天,在反復統計全村受損情況后,身為村支書的許先河向鎮政府匯報,“10月7日,市環保局就來人了”。就在仙桃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實地調查后的第二天,10月8日,仙桃市委機關報《仙桃日報》實名發表了一篇  《潛江化工企業肆意排污我市河水遭重度污染》的稿件,將污染源指向漢南河上游以化工產業為主導的潛江經濟開發區。

城市經濟競賽

 

    雖同源于古“云夢澤”,但潛江和仙桃這兩座城市對自身的定位卻不同,前者以“體操之鄉”自居十余年,后者自2004年開始高調投入數十億元打造“中國戲劇之都”。

    城市形象比拼的背后,則是各地GDP“真刀實槍”的較量。據湖北官方權威數據統計,2010年,潛江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2%,“在全省17個市州中位居第二”。毫無疑問,位于漢南河上游澤口閘附近的經開區為此立下了不小功勞,“開發區化工產業集群已被確定為湖北省52個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之一、武漢城市圈化工產業承接基地;2010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5.56%;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34%”。在湖北最具人氣的社區論壇“東湖論壇”上,有潛江網友直接問道:“能否超越仙桃?”

    顯然,這位提出問題的網友并沒有完全體會到漢南河下游居民的心境。面對家鄉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問題,仙桃市剅河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對  《每日經濟新聞》直言:“最近幾年,鎮下面村里患癌癥的人是越來越多。老百姓也一直向市(環保)局反映這個情況,市(環保)也早知道這個情況”。直到9月中旬的某次防汛工作結束后,仙桃有關方面的行動才開始表現得積極起來,“那天,(仙桃)市委領導來到潛江境內的澤口閘察看汛情,看到這個(排污)情況,有領導在現場就發脾氣了,他們(市委領導)以前不知道情況有這么嚴重”。

    9月22日,潛江政府官網有一則市領導會見中石化方面的消息,而同樣在那一天上午9點多,仙桃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正在趕往漢南河提取水樣,并在當天就做出詳細的化驗報告。

    這份出自  “仙桃市環境監測站”報告,其采樣分析得出的數據顯示,華潤化肥1號排污口的懸浮物超過《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值0.4倍、化學需氧量超標1.4倍、揮發酚超標6.25倍、氨氮超標2.6倍;2號排污口懸浮物超標13.1倍、化學需氧量超標0.9倍、揮發酚超標0.4倍、氨氮超標1倍;永安藥業、方圓鈦白等企業共用排污口的污水化學需氧量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1.44倍、氨氮超標5.55倍;仙桃市鄭場鎮游潭村二組處通順河段水質化學需氧量超標3.33倍、揮發酚超標1.8倍、氨氮超標155倍,而這也正是漢南河在潛江與仙桃交界點所在。

    而在另一份仙桃市環保局向上級提交的內部匯報材料中,對于上述情況的最終總結是:以上數據,說明進入仙桃境內已經是受到嚴重污染的污水。華潤化肥、金澳科技、永安藥業、方圓鈦白等幾家大型化工企業嚴重超標排污直排漢南河后,導致漢南河水質嚴重超標,毋庸置疑。

    雖然早在十幾天前就已做出上述結論,但仙桃市環保局一位分管副局長仍就此事婉拒  《每日經濟新聞》的任何采訪,“我們已經將相關情況向市委、省廳做了匯報,省廳和部里面正在進行調查,現在不好接受采訪”。

    實際上,漢南河上游企業違規排污導致下游的通順河、通洲河遭重度污染的情況,早就引起了仙桃市許多方面的關注。據《仙桃日報》報道稱,自2008年以來,每年“兩會”上,仙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建言獻策,提出關于協調解決通順河上游  (澤口)化工廠水污染的建議、提案。盡管如此,許先河和他的同鄉們還是在2011年的這個秋季遭遇了他們難以承受的“損失”,“一年的收入就沒了,還要虧錢”。

經濟與民生間的取舍

 

    事實上,和“向上面遞交申述書”的仙桃市剅河鎮雙橋村村民比較起來,為了不至于生存不下去,潛江市竹根灘鎮董灘村的村民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上訪、堵路都干過,可就是解決不了問題”。

    距潛江市區不過數公里遠,擁有3000多人口的董灘村,恰好位于漢江與漢南河的交匯處,整個村子沿一條小河次第展開,對岸就是開發區的老牌重點企業華潤化肥。無論記者站在董灘村的什么地方,都能聞到一種特殊的氣味、聽到不絕于耳的機器轟鳴聲、看到占據所有角落的黑色粉塵。

    10月17日下午,得知有人來了解污染情況,正在幫鄰居家蓋房子的村民王嫂隨即丟下手中的活,趕過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訴說她的苦楚:“到處都是黑灰,關上門窗都不行。噪音吵得人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還有水,以前屋后面那條河直接可以喝,現在連澆地都不行。”她抱怨稱。

    在村民們的表述和神情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能明顯感覺到一種對未來的恐懼和焦慮。“村后面那條河,80年代是能喝水、能洗衣,90年代是只能洗衣、不能喝水,2000年以后是不能洗衣、也不能喝水”,董灘村村支書老董向記者如是描述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村子里得肺氣腫、癌癥的村民是明顯增多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養的魚和鴨子都死了。村民也去堵了企業的路,相關材料也都向上交了,市環保局領導也來過我們村好幾次,可就是解決不了問題”。

    由于《仙桃日報》的那篇公開報道和相關方面的努力,10月12日,由國家環保部環境監察局處長閻景軍帶隊的專家組抵達仙桃和潛江,對漢南河污染展開調查。

    在仙桃方面知情人士的指引下,10月17日,本報記者還是在潛澤大道一個共用排污口處看到有暗黃色的、散發著刺鼻氣味的液體源源不斷地流入漢南河,而排污口的正對面就是占據國內乃至全球牛磺酸產量半壁江山的上市公司永安藥業。

    對此,永安藥業一位不愿具名的管理人員覺得“有點冤”,他在電話中反復對本報表示:“這是一個多家企業共用的排污口,作為一家上市企業,永安投資建設有自己的污水處理池和監測系統。”與其并列一字排開的則有金澳科技、方圓鈦白等十數家化工類企業,均是開發區的“大戶”。

    在上級部門檢測報告沒有公布之前,誰也不愿意戴上“違規排污”的帽子。10月18日上午,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的潛江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劉國平堅持表示自己不是很清楚,“企業排污是不是事實,這個具體不由我們定,由上級部門來決定”。

    對轄區內化工企業是否都配備并正常使用污水處理設備的問題,這位主管“環評”管理和審批工作的負責人則坦承:“開發區企業有的有,有的沒有,比較大的企業應該都有相應的污水處理設施,也一直都在用。(出現違規)排污的問題可能是由于工人的操作水平和使用情況  (引起)”。記者提出能否前往主要企業觀看排污設備運行情況時,他則顯得非常詫異:“誰陪你去看呢?以往來的記者都沒有進去企業看過。”

    作為劉國平的同事,剛上任潛江經濟開發區環保分局局長的曹亞則表現得比較  “直率”,“在我們平時監管過程中,所有的企業都能夠實現達標排放。”他同時承認,“即使是經過處理,(這些水)對漢南河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盡管作為村支書的許先河和老董都非常希望“政府能幫老百姓解決問題”,但他們也知道“不可能讓企業關門”。事實也確是如此,以老牌企業華潤化肥為例,據公開資料顯示,日“吃掉”800噸煤炭的華潤化肥在湖北省化肥生產行業中排在前三位,向江漢平原乃至全湖北省農村供肥。

    其實,就在兩個月前,一個總投資約2800萬元、主要服務開發區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廠已正式破土動工。在項目現場,一位趙姓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稱,這個污水處理廠明年10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而那個漢南河兩岸百姓最為關注的,將出自國家環保部專家組的檢查結果,仙桃和潛江雙方的環保局都表示:“快了,就在這幾天就會出結果,應該會在環保部網站上發一個通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 亚洲熟女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