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在路上

每經網首頁 > 記者在路上 > 正文

高通脹吞噬我們的快樂

每經網 2011-08-23 08:28:45

保留現金資產,顯然是件非常靠不住的事。

  楊羚強/文

  每天早晨6點,甚至只有5點我就會醒來。腦袋的第一個念頭:我要干活賺錢。我的作息時間是早上6點至23點,17個小時的時間,不是在工作,就是在考慮如何工作。我不是工作狂,每月需要歸還的房貸也遠沒有到讓我透不出氣來的時候。但迫使我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高通脹下對未來預期的憂慮。

  雖然,中國經濟有了前一個高速發展的30年,讓很多人樂觀以為未來30年也會很好。但我的內心卻沒有那么樂觀。無論是我們的鄰居日本,還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在高速發展之后,都會陷入經濟發展的停滯期,這幾乎是每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的宿命,何況中國特定的人口政策,決定著我們可能還沒有富,就已經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而中國經濟發展背后,也有提前消耗子孫后代資源等一系列的不利因素。

  這些經濟因素的分析,讓我對未來還是不敢太過于確定。我不知道,我們的經濟會不會持續很好,我也不知道當我退休那一年,我賬戶里可以用于養老的資金能有多少。這筆資金夠不夠支付醫療費用,又能不能讓孩子可以接受比較高質量的教育,進而獲得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

  不知道未來如何,我能把握的只有眼前。所以我必須更拼命努力工作,花費比別人多得多的時間賺錢,盡量避免花錢,有點現代版的“葛郎臺”的味道。但盡管這樣,我內心依然充斥著焦慮。7月份的CPI已經達到6.5%,在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之時,M1和M2卻仍然有兩位數的增長。保留現金資產,顯然是件非常靠不住的事。我必須把每個月非常有限的存款用于投資。

  這筆存款既買不起房子,又不敢投資股票,只敢投資黃金等少數產品。可是,誰知道已經創歷史高位的黃金,長期還能不能繼續領跑。

  于是,我不得不陷入這樣一個怪圈。一面拼命賺錢,一面又要想辦法拼命投資,找機會把錢變成保值的產品。而據說有這樣心態的國人并不在少數。于是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經濟更多是靠投資和出口拉動,對內的消費總是不那么足。

  我想我們長期經濟政策制訂者,該看到這些問題給中國經濟可能帶來的隱患了。長期以不那么讓人放心的社會保障福利,逼迫人們拼命工作而帶來的經濟發展,最終會不會逆轉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阻礙。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 五月婷婷亞洲綜合色色 | 偷窥国产女洗浴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片.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