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703家企業發布責任報告食品公司明顯滯后

2011-07-29 01:18:41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數量少、質量不高、實質性信息缺失、僅局限于公關價值、極少披露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是7月25日,國內CSR(企業社會責任)咨詢機構商道縱橫在京發布的《價值發現之旅2010-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針對國內企業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作出的綜合評價。據其統計,食品行業發布CSR報告數量少,質量不高,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不足。

食品企業報告較少

    發布會上,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表示,如何公布環境信息,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仍然是需要不斷探討、完善和發展的課題。

    食品行業的責任報告引人矚目,但實際情況并不讓人感到樂觀,相關企業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嚴重不足。大部分企業從未發布報告。去年僅21家食品和飲料企業發布報告,其中大部分屬于酒業企業,食品行業的報告僅8份。

    即便是那些已經發布的報告,多數也流于形式。比如有報告對供應鏈的描述僅為“已經打造了一條完整的、有足夠控制力的從農田到餐桌的新型食品安全供應鏈,充分保證了整個供應鏈產品的品質和安全”,缺乏更為詳細的政策和管理信息。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在食品安全議題中被重點關注,但在已評估的食品行業報告中,沒有報告專門對食品添加劑的問題進行說明,部分報告中提到遵守國家或國際相關標準,但未作進一步解釋。

    根據信息披露平衡性原則,報告應該同時披露政策執行的情況,包括在食品安全檢查中的違規事件,特別是對于產生了嚴重后果或影響的事件,還應對事件的發生和后續處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說明。然而,在評估的報告中,鮮有公司對發生的食品安全違規事件進行披露和說明。

企業規避負面信息

    賈峰稱,近年來企業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根據商道縱橫的統計,去年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數量已達到703份。

    食品安全、血汗工廠等問題備受關注,中國社會前所未有地關注著企業的一言一行。而可持續發展報告作為企業與外界溝通的平臺,各方對其信息質量的要求日益提升。

    目前根據商道縱橫評估,央企在社會責任實踐和報告方面的得分最高。從行業來看,得分較高的有兩類,一類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業,比如批發和零售業;一類是高能耗或對環境影響較大的行業,比如交通運輸、采礦和建筑業。

    金融業和電信業排名居前,這兩個行業通常受到媒體和公眾關注程度高,信息披露的意愿和能力都較強。

    在企業所發布的報告中,仍存在著信息的不平衡,部分可能涉及到負面信息的內容缺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在线天堂va欧美va |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看 | 日本国产亚洲一区不卡 | 久久免费视频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