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8 01:42:29
數據顯示,這3家公司去年獲利合計達2700萬元,統一在這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5%、20%和10%。統一稱,目前這一交易尚待監管部門批準,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上述交易。
統一公關人士稱,公司計劃撤回不具控股權的零售和分銷業務的原因,在于希望集中精力發展中國大陸的食品加工業務。但有分析師指出,獲利下滑或為統一出售股權的主要原因。
在統一出售家樂福股份之前,已有數起家樂福合作伙伴退出合作的案例,包括廣百股份出售家廣超市有限公司25%股份,浙江省經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將杭州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15%股權,寧波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20%股權打包轉讓。
對此,家樂福公關人士昨日(6月27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這些股份轉移事件是多年前發生的,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轉移,相互之間并不存在任何聯系。目前家樂福與國內其他企業仍有大量合作關系,如北京一商、二商、中商集團和上海聯華超市等。
有業內人士指出,臺灣地區家樂福有近四成股權為統一集團持有,雙方為長期合作關系,因此,統一的產品進入家樂福,在進場費方面比同類產品更有優勢。此次統一撤資家樂福,或對其營銷成本控制造成不利影響。
家樂福公關人士指出,統一和家樂福兩家公司的股權交割以及市場營銷業務分屬不同的職能部門管轄,因此股權變動并不會直接影響雙方的合作關系。
6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臺灣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產品名單”顯示,統一集團又有4款飲料產品上榜。
東方艾格分析師陳靜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近期,統一受塑化劑影響較大,股市表現不佳,終端市場也在不斷下挫,出售家樂福股份,或意在去除市場表現不佳的業務,收回資金。
陳靜表示,塑化劑風波正在對食品飲料行業造成嚴重沖擊,往年同期果汁產量一般以每月15%的速率遞增,而今年這一數據已達到了負增長,預計塑化劑事件對統一品牌在大陸市場的影響將持續半年左右。
近兩年,統一在大陸的資本支出以飲料事業為主,自行擴充產能和委外代工雙管齊下,去年僅自行擴充與設廠就投資超過100億新臺幣。今年,統一首季稅后純收益22.74億新臺幣。
據臺灣媒體報道,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表示,今年,統一會繼續推動在大陸的投資,并且投資金額將高于去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