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9 01:45:12
在本屆上海車展上,首次亮相的一汽-大眾CC1.8TSI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據介紹,CC1.8TSI搭載了大眾成熟的1.8TS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及DQ2007速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由于變速箱增加了Start-Stop功能,與傳統發動機相比其百公里油耗降低10%,在保證動力性的同時令整車的燃油經濟性提高10%。
除了搭載領先的 “TSI+DSG”動力總成技術,CC1.8TSI的最大亮點在于其增加的后排座椅,將原來的CC后排座中間儲物盒更改為中間座椅,但后排座扶手仍然保留,這種設計更加符合現階段高級車消費者多元化的購車需求,將整車的實用性大大提升。而2011款新增的深色隱私玻璃配合無框車門設計,使整車更顯高檔和運動感,彰顯出CC作為B級高端車的華貴風范。
作為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的旗艦車型,CC憑借優雅動感的設計、精益求精的材質工藝、出色的駕控體驗和豐富的安全配置,讓更多中國消費者盡情享受動感與優雅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自2010年7月上市至今,CC累計銷售已突破2.3萬臺。相信CC1.8TSI車型將使其在高級車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并再次引發用戶的駕馭激情。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加環保的汽車產品和綠色的汽車生活,一汽-大眾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節能環保戰略的加速推進,以及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此次亮相的高爾夫Blue-e-motion正是這一思路的完美體現。
作為全球最暢銷的緊湊車型之一,高爾夫憑借優異的外觀設計及良好的操控性能已為大多數人所熟知。高爾夫電動車由安裝于發動機艙內的電動機驅動,其最高功率為85千瓦/115馬力,連續輸出功率為50千瓦/69馬力,運行起來安靜無聲。與其他電動機一樣,高爾夫電動車所裝備的電動機能夠提供強勁的動力輸出,最大扭矩為270牛·米,從而為駕駛者帶來“零排放”且充滿樂趣的駕駛感受。
科技創新一直都是邁騰品牌的制勝法寶和成功秘訣。此次車展上,一汽-大眾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主打“低碳”牌的邁騰1.4TSI+DSG,其搭載的1.4TS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和7速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在保證高效動力和換擋平順性的同時,可以將油耗和排放降低20%以上,這也將B級車的油耗和排放標準提高到了全新的高度。
而為了滿足更廣泛的客戶需求,一汽-大眾在引進原汁原味、高品質、高性能新車型的同時,還致力在現有車型中推出更多搭載 “TSI+DSG”動力總成技術的車型。本屆上海車展,邁騰1.4TSI+DSG、速騰1.4TSI+DSG、高爾夫、高爾夫GTI、寶來Sportline、寶來1.4TSI+DSG等車型的聯合亮相,也彰顯出一汽-大眾領先的制造理念和創新技術。
20年創新之路感受美好生活2011年恰逢一汽-大眾成立20周年。這20年來,一汽-大眾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始終不斷進取,希望通過“轎車”這個紐帶提高國人的生活品質,帶給每一位用戶全新的汽車生活和美好感受。憑借過硬的產品體系、完善的服務體系以及獨具創新的品牌理念,一汽-大眾旗下捷達、寶來、速騰、高爾夫、高爾夫GTI、邁騰和CC等車型滿足了不同層次的中國普通消費者的購車需求。TSI+DSG動力總成技術、激光焊接和空腔注蠟等先進制造技術的運用,更是讓消費者獲得更方便駕駛的同時,享受著汽車生活的舒適與安全。
截至目前,一汽-大眾已經贏得了接近500萬用戶的信賴和選擇。可以說,一汽-大眾不僅在每一個細分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更以突出的品牌價值和領先的創新價值,為消費者帶來了美好的有車生活享受,實現了汽車理性價值與感性利益的最佳融合。
無論是捷達剛毅周正中融入的“踏實”,還是寶來孔武有力中散發的“喜悅”;無論是速騰時尚前衛中蘊涵的“自信”,還是高爾夫經典造型中體現的“希望”以及高爾夫GTI激情迸發所帶來的“興奮”;無論是邁騰大氣穩重里深藏的 “尊重”,還是CC動感優雅中煥發的“激情”……一汽-大眾品牌七款產品所帶來的不同感受都讓用戶深刻體會到汽車生活的美好。
“創新,是對美好信念的堅持,也是永遠前行的態度。消費者的美好感受是驅動一汽-大眾20年來不斷通過領先的技術、精益的制造、嚴謹的服務,去履行對消費者的鄭重承諾和執意打造高品質汽車的真正動力。我們很欣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在享受由一汽-大眾帶來的美好汽車生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安鐵成先生在本屆上海車展上表示。
通過發展綠色科技,奉獻給消費者更加美好和高品質的汽車生活,早已成為一汽-大眾的共識。在上海車展“創新·未來”的大主題下,一汽-大眾不僅展現了強大的產品陣容、領先的綠色科技和前瞻性的企業戰略,也很好地對“造價值經典汽車,促進人、車、社會和諧”的企業使命進行了詮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