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2 01:36:00
昨天,來自標準普爾的消息稱,從今年1月至今,中資房地產商已經從境外債券市場融資超過30億美元。同時,在被觀察的30家房地產開發商中,有9家評級降為負面。
標準普爾董事李國宜表示:“今年中資房地產商的發債步伐加快,未來還有新的公司會發債再融資。”同時,他坦言:“中國的房地產商已經是發債全球第一。”
今年以來,標準普爾已經將3家中資房地產商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被調低的3家中資房地產商分別是恒盛地產、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和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標準普爾表示,債務發行將大大削弱恒大地產和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的信用評級。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9家中資房地產商的評級降為負面,較去年增加了4家。
2011年,首次發債的房地產商包括,中駿置業控股有限公司和華南城控有限公司,它們的籌資規模分別是20億元人民幣和2.5億美元。而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今年以來融資35億元人民幣,此前在2010年11月和12月共計融資57.2億元人民幣。
李國宜透露:“碧桂園去年在銷售和毛利率上都很低,今年年初又發債。所以把它放在負面展望的級別。”
標準普爾認為,杠桿性提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超過債務到期狀況和流動性改善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激進的債務融資支持的擴張依舊是評級的主要風險之一。
房地產市場杠桿性和波動性的上升對房地產商是風險性組合。如果房地產商交易量和平均售價大幅下降,那么這些公司的流動性將面臨考驗。標準普爾特別指出,在市場周期波峰時以較高成本購入土地的房地產商面臨尤其高的沖擊。
“房產政策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控,還有利率上調的壓力,我們預測在未來幾個月,房價可能會有下調空間。”李國宜表示:“如果房地產市場在臨近債券到期日的時候無法發揮支持作用,那么發債人將會出現財務危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