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6 10:13:53
日前,“大牛市論”、“萬點論”之聲再起。“空頭”謝國忠加入了“多頭”龔方雄的陣營,東北證券也前來助威。本周金融股和地產股的崛起也使市場忐忑不安,這究竟是維穩護盤還是機會來臨?
每經記者 趙笛
3月伊始,股指在2900點一線凝固了。
一時間,市場在恍惚中失去了方向。在沒有明確上漲動力的情況下,A股陷入一片忐忑。
首先是大方向上的忐忑。
日前,“大牛市論”、“萬點論”之聲再起。“空頭”謝國忠加入了“多頭”龔方雄的陣營,東北證券也前來助威。不過,如此言論馬上遭到市場的口誅筆伐。
支持者著眼于當前局勢,看多中國經濟的發展與轉變。日前,溫家寶總理表示,將把未來5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預期目標下調至7%。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傳遞出兩個信號。一是提高國民收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二是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謝國忠就認為,一旦房價下行,釋放出的流動性將推動股市走牛;龔方雄則看好下半年利空出盡后,卷土重來的大級別牛市。
反對者則更像是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斷祭出2007年的“萬點論”悲劇以正視聽。
其次,本周金融股和地產股的崛起也使市場忐忑不安,這究竟是維穩護盤還是機會來臨?
從歷史上看,“兩會行情”維穩特征鮮明。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來,3月行情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下跌,僅2008年下跌20.14%和2005年下跌9.55%。其余的日子雖不是“艷陽高照”,也算是“風和日麗”。這似乎表明,對指數無須過度擔憂。然而,跌多漲少,賺指數不賺錢的行情卻危機四伏,令人忐忑。
3月央票和正回購到期量6870億元,環比大增近七成,市場資金面有所改善。CPI也將出現回落,經濟繼續向好。因為“缺錢”而少被關注的一線藍籌品種——保險、銀行和地產板塊似乎有了啟動的理由和估值修復的動力。然而,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新增外匯占款5016億元,環比增長約24%。外匯占款持續增長,央行流動性回籠壓力加大。金融股能否持續走強?這亦令人忐忑。
全國“兩會”議案常常都是股市炒作的熱點。那么,下周的股市會不會成為“議案市”?
浙江海洋規劃、成渝經濟區規劃早在“兩會”前就得以落實,引來資金參與。區域概念會否在下周卷土重來,全面開花?
“新三板”持續火爆,“兩會”會否予以落實?
農業、新興產業、擴大內需是“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兩會”期間的政策之聲,會否給相關板塊帶來利好?
下周的A股市場,既讓投資人忐忑,也讓投資人期待。本周我們的證券周刊,將圍繞上述熱點一一展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