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4 02:14:13
某種意義上,吳皓覺得到到網在中國的發展,正按照他的理想步伐穩步前進。
每經記者 陳莉莉 發自北京
相比業內公認的 “互聯網前幾年運作非常燒錢”,運作不到兩年的到到網CEO吳皓卻敢說“如果不繼續做投資,到到網現在可以做到收支平衡”。某種意義上,吳皓覺得到到網在中國的發展,正按照他的理想步伐穩步前進。東家TripAdvisor對吳皓的期望是,要在中國給到到網找到更迅速成長的模式和方法。在把美國模式運用到中國以后,下一步最大挑戰則是如何再上一個臺階,即“找到本土創新模式”。新商業模式的打造和開拓是否可以為到到贏來更多的掌聲,需要時間的考驗。
【職業旅程】
拍電影的重返“IT”圈
晚飯吳皓簡單地要了一份紅燒牛肉面,“正好這幾天想吃面食”,每周二晚上9點、10點分別要與美國總部進行電話溝通會議,因此吳皓不時地用眼睛掃一下手機和手表。
上世紀90年代初,吳皓生物研究專業出國留學,后又就讀于美國密歇根大學商學院。畢業后,吳皓拒絕了其他類型公司的職位,開著車奔向硅谷,在互聯網泡沫之前,從事了互聯網管理,“只是那時的互聯網行業真是瘋狂,傳奇經常上演”。因為看到國外媒體不停地報道中國,2004年吳皓回國,創作了以美籍華裔“尋根”為主題的記錄片。
從事電影創作需要劇本、資金,那種沒著沒落的等待讓吳皓感到“不能承受之輕”,于是他決定重返互聯網界。隨后,他參與創辦“呼哈網”,也加入了阿里巴巴集團,之后再到現在的到到網,“‘呼哈網’現在發展得還不錯。”是吳皓對自己創業能力的肯定。
“剛從硅谷回到中國,覺得中國互聯網業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那時,吳皓真正佩服的互聯網企業沒有幾個,阿里巴巴是其中之一。
吳皓說他把男人的“中年危機”提前度過了。一個男人中年時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慌感,他會發誓一定要趕緊去做感興趣的事情,于是他拍了電影,之后他開始選擇真正喜歡的工作,將愛好與工作、生活結合起來。于是應2個獵頭和1個熟人的網絡關系,吳皓參與到了與TripAdvisor老板的Skype電話視頻。喜歡旅游的吳皓,與看中吳皓美國留學及硅谷和阿里巴巴經驗的TripAdvisor,雙方甚至省略了直接見面的環節,直接進入合作階段。由此,吳皓成為了TripAdvisor中國區的第一個雇員,到到至今已有70多名員工。
事業方面確定以后,吳皓想應該用什么樣的名字?一天,與阿里同事網上聊天,吳皓說“提供旅游上的道道(方法、資訊)”,于是決定用“道道”,“道道”已被注冊,于是改用“到到”,現在發現“‘到到’比‘道道’要有意思得多。”
沒從事與旅游相關工作以前,可以到處去旅游,現在做了旅游工作,反而“經常在辦公室待著,懷念在路上的感覺”。剛開始創業時,吳皓的夢里都是工作,“生活不應該是這么緊張的”,于是,辦公室旁邊的健身房偶爾會看到他在跑步。“一周能去個3、4次,每次半小時。”
學生物的吳皓進入了IT圈,然后又去拍了電影,最后又重返IT圈,因為喜歡IT圈那份實實在在的熱鬧和真打實干地“生命得以有意義”。熟悉吳皓的人對他職業經歷的評價是——跳躍性來源于他的喜歡挑戰。
【行業競爭】
眾人分肉的尷尬
雖然國外的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多以失敗告終,但TripAdvisor看好中國這塊“大餅”。吳皓說,一定要熟悉行業,幫助行業電子商務化,深扎行業,才能知道來自這個行業的商機在哪里。從一開始,熟悉旅游市場的吳皓知道“點評”肯定能贏得好感,由此也會贏得用戶,所以一直以來,吳皓都認為“點評是到到網目前及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前不久攜程旗下的驢評網正式上線,市場上從此“有了長得很像,內容很像,模式也很像的競爭對手”,吳皓認為“有競爭才有創新和動力。市場里有驢評和去哪兒對到到來說是好事。開放的點評平臺一直會遇到一些人的質疑,但在2.0時代,開放和用戶貢獻(而不是專家)是未來的趨勢,這也是到到網會堅持的原則。”當“點評”被懷疑會有水分時,吳皓認為“如果有水分,那是自毀業務模式,作為第三方平臺的‘驢評’和‘到到’成功的關鍵是能否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點評有了影響力就會有人鉆空子,攜程、驢評和到到網都無法百分之百屏蔽作假。到到網上不但有機器防假,每條也都會做人工審核。”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越來越多的旅行者習慣通過網絡來查詢和制定出行計劃。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網上旅行預訂市場營收規模達11.9億元。中國的在線旅游市場已成為各路行家所看中的大蛋糕。“國內在線旅游從現階段來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在線旅行預訂網站,以攜程、藝龍、芒果網等為代表;一為垂直搜索網站,以去哪兒、酷訊、到到網等為代表;一為提供酒店點評和推薦為主的網站,以到到網為代表。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說是白熱化,但競爭又顯得比較盲目。整個行業的競爭目前還是一團亂麻,投資者和創業者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浮躁心理,導致整個行業都缺乏創新。”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事實上,吳皓并不是最先看到中國休閑旅游市場商機的人。早在1999年,攜程網就正式上線;2005年去哪兒網站正式上線;2006年3月11日,酷訊創始人第一次走進聯創策源,當天就獲得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2008年9月,吳皓招兵買馬開拓TripAdvisor中國區,2009年4月21日TripAdvisor正式宣布,其中國官方網站到到網正式上線。
【業務發展】
新業務能否構筑新平臺?
因為效仿阿里巴巴的“某某通”,去年下半年,到到網新開通“酒店全球通”、“酒店中國通”的業務內容,欲打造酒店直銷平臺,吳皓說,他看到的是酒店可觀的利潤比例。吳皓認為,到到網的此模式是一種新的開發,因為截至目前,國內較為熟悉的酒店在線營銷模式主要是以攜程為代表的預訂網站分銷傭金模式、百度的按點擊收費模式,以及去哪兒網的按電話時長收費等三種模式。到到網的客戶年費制開辟了在線旅游行業的第四種營銷方式。盡管分銷傭金模式仍然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但競爭給酒店帶來更多的選擇,尤其在面對酒店方越來越強烈的直銷需求時,分銷最終面臨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只是到到網的客戶年費制能否得到酒店業主的認可,仍需要時間檢驗。
很多人都在問到到網到底是什么?吳皓說把它看作一個媒體工具,來自旅游行業的媒體工具,“大眾點評網的旅游版”,“很多人認為到到與攜程是競爭關系,實際是上下游合作關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吳皓,將一種國外成功模式嫁接到中國來,是否遇到了很多問題?吳皓否認“嫁接”的說法,因為他已經加進很多中國元素。
互聯網產生了太多的商業傳奇,也仍有眾多的創業者還在摸索前行,也許他們不會像馬云那樣有成就,被眾所周知,但敢于探索的人就是英雄。
被認為是到到網核心競爭力的點評,正逐漸被眾多同類公司瓜分市場;試圖通過“酒店通”打造酒店直銷平臺,這一領域也早已有眾多公司扎根多年,這就是到到網面臨的市場競爭。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的“愛我你就抱抱我”,被吳皓改為“愛我你就到到我”,他認為此廣告詞瑯瑯上口,且詞達心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