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6 02:02:10
由于QDII普遍配置新興市場更多,其凈值也毫無疑問地受到了拖累。
每經記者 支玉香 發自深圳
開年以來,新興市場出現了自2008年以來資金首度凈流出的情況。其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的“蹺蹺板”效應。
這兩個市場是QDII投資的主要區域。由于QDII普遍配置新興市場更多,其凈值也毫無疑問地受到了拖累。
“3年首度凈流出”
新興市場地區雖然已經采取貨幣緊縮政策,但是并不足以控制通脹發展的的趨勢。與之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成熟市場有望走向復蘇,靚麗的上市公司業績和就業市場的好轉趨勢,使得全球資金流向發達市場逐利。
昨日,中投證券表示,從去年四季度開始,資金開始從新興市場向發達市場回流,而這一勢頭在今年1月末、2月初有加劇之勢,資金加速流向美國、日本和其他發達市場。
截至2月9日的當周,流入全球股票基金的資金為28億美元,資金主要是流向美國、歐洲和日本股票基金,而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流出了30億美元。
另有美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數據顯示,此前一周截至2月2日,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凈流出創過去3年新高,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度出現凈流出,發達市場股票型基金則繼續吸引資金流入。
同時,中投證券分析師李云潔認為,2011年1月末、2月初已現全球資金流向的拐點,1季度新興市場仍將經歷資金涅槃。緊縮預期打壓,資金逃離新興市場。
可見,國際投資者獲利回吐以及發達經濟體好于預期的宏觀經濟形勢導致2011年投資基金倉位調整,使得全球股票型基金的資金流向發生明顯變化。
事實上,國內的QDII基金經理也在去年四季度之際看多發達市場,在區域配置上逐步降低新興市場的投資比例。
多數QDII表現不佳
隨著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復蘇勁頭越來越足,美股市場表現也越發強勢,美股三大指數接連創新高,年內漲幅均超過5%。這使得重點投資美股等發達市場的QDII受益良多。
相比之下,新興市場表現疲軟,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以來跌幅逼近4%,這自然拖累了重倉該地區的QDII基金。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國泰納斯達克100以6.16%的凈值收益率在QDII基金陣營中拔得頭籌,該基金是一只跟蹤納斯達克指數的指數型基金。另外,招商全球資源、長盛環球景氣行業、建信全球機遇等基金也均實現正收益,而這些基金的四季報顯示,對于美股市場的配置比例均在30%左右。業內人士分析,對于美股市場的青睞是這些QDII基金取得正收益的主要原因。
QDII基金陣營中表現相對落后的全都為重點投資新興市場地區的基金。嘉實恒生中國企業、國投瑞銀新興市場、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等基金在今年凈值損失均在5%左右。而這些基金之所以開局不利,主要是和其投資的亞太等新興市場地區密切相關。
全球資金從新興市場向發達市場流動目前已經成為趨勢,逐利而行的資本今年能否在發達市場撈上一把?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QDII基金經理表示,美國經濟表現會超出市場預期,在主要市場里,美國市場的確定性最高,也最有可能在2011年給投資者驚喜。
該基金經理認為,從貨幣政策上看,美國實行了第二次量化寬松政策,今年貨幣政策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而會繼續保持寬松。財政政策方面,美國國會通過了延長減稅議案,預計這一政策將拉動美國經濟1%的增長。
上述基金經理認為,美股以及整個發達市場在今年的表現尤為期待,而新興市場通脹壓力大,將會進一步采取緊縮政策應對通脹,這樣回收流動性勢必會影響到新興市場的表現。
新聞鏈接
“相對封閉”的A股市場
既然資金回流發達市場,為何近日A股大幅上漲?
上海某基金公司研究總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資金從新興市場撤離,回流至發達市場的現象與趨勢仍需繼續觀察。
他表示,A股本身具有相對的封閉性,因此目前影響并不明顯。同時他表示,樓市的限購政策是否會倒逼資金流入股市,同樣有待于觀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