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1-01-18 01:30:16
李國慶在微博上持續發泄對投行的不滿,除了直接抒發情緒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向投行施壓,意在令大摩在二級市場保持對當當的支持。
每經記者 徐潔云 莊春暉 發自上海
臨近春節,微博又曝出猛料。上周末,去年12月在美股上市的當當網CEO李國慶與被指“大摩女”的投行人士在微博上大爆粗口,雙方就當當網上市股價被投行刻意打壓等焦點問題展開激戰。截至昨晚,“李國慶舌戰大摩女”名列新浪微博話題榜前茅。
一個是上市公司CEO,另一位被指為知名投行人士。雙方不顧顏面的粗口立刻引來了各界質疑:當當網在上市過程中有沒有被低估?“大摩女”所指的財務造假是否確有其事?
昨日(1月17日),當當網和摩根士丹利先后就此發表聲明。李國慶稱已就創作中的“臟話”給董事會寫了檢查;而在多名員工被指為“大摩女”后,摩根士丹利方面發表聲明予以否認。
李國慶夫人、當當網董事長俞渝昨晚已經奔赴上海。有消息稱,俞渝此行將同中國區總部正好位于上海的大摩溝通此事,但該消息被當當網否認,稱俞渝此行與事件無關。
1
事件經過
CEO“怨曲”怒罵投行
事件的起因是李國慶對投行定價的質疑。1月15日上午11時,當當網CEO李國慶忽然在微博上感慨“什么是成功的上市”,他總結了兩條標準:一是市盈率,二是上市后1個月跌漲幅度在30%以內。
以這兩條標準考量,當當網的上市表現不僅契合還略有超標——上市當日市盈率超過100倍,現價33美元左右的股價較上市時漲幅超過50%。
但李國慶對此卻很不滿意,他憤憤然稱,當當網在上市前被投行刻意打壓股價,蒙受約9億元損失,而對方另有所圖。“投行是什么玩意兒呢?他們從要上市的公司獲得手續費;可他們公司還有其他部門的管理基金,獲得理財收益。”
李國慶所指稱的投行正是助其完成承銷等上市事務的摩根士丹利,俗稱大摩。在緊接其后的一連數條微博中,李國慶不斷斥責大摩等“低能或品行低”,并自稱自己的行為是為匡扶正義,讓創業者看清資本的真面目,“我曝光我們的失誤等于在自罵,以此警示后人。”
李國慶甚至曝料稱大摩為承攬當當網的上市業務,事前鼓吹公司可達到10億元~60億元的估值,后又借口韓朝開火,在招股說明時調整為7億元~8億元,以至按16美元正式發行價計算,當當網首次公開融資損失超過9億元。李國慶將這段夾雜京罵的“怨曲”改編為微博發出,并自嘲是“虛構的搖滾歌詞創作”,短短數小時被轉發超過6000次,并引發2000多條評論。
不過,李國慶的言論卻引發了微博上投行人士的反感,其自編“搖滾怨曲”更是招來了一干疑似摩根士丹利員工的猛烈反擊。
在微博上最先開始謾罵回應的Sukki_Zhao、露西婭天氣、1094AF等ID引起了網友注意,并被人“扒”出之間的聯系及過去與大摩的相關言論,但未經實名認證。
在李國慶與這些他所稱的“投行傻妞”糾纏的當口,又一名被網友形容為 “挺著重型機關槍殺出”的疑似大摩員工使得這場罵戰達到高潮。這名ID為“迷失的唯怡”的人士以大摩人士的口吻,毫不客氣地從專業水平到夫妻關系攻擊李國慶,把李“氣得手都哆嗦”;而其所曝出的數條當當網上市前與投行間的“內幕”,竟在李國慶處得到了一一辯解回應,這讓網友更確信“迷失的唯怡”摩根士丹利內部員工的身份,并贈其綽號“大摩女”。
“大摩女”以知情人士身份指當當網盈利和現金流存在問題,并提醒李國慶“小心做假賬會被整到四肢不全”。“大摩女”甚至與數名“同事”在微博上暗示,將在二級市場設阻,打壓拋售當當網股票。
不過由于本周一(1月17日)為美國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美國所有股市休市一天,因此這一“設阻當當”的狠話未能得到印證。
2
最新進展
當當大摩雙方緊急滅火
“迷失的唯怡”在參與事件后人氣飆升,其微博粉絲從之前的數百人到昨晚已經增加至超過萬人,但與此同時,包括她在內的3名“大摩女”都慘遭人肉。網友人肉出來的“大摩女”分別是趙潔(Sukki_Zhao)、趙唯怡(迷失的唯怡)、江一萍(露西婭天氣),據稱,3人均為摩根士丹利的員工。
不過,大摩對以上說法均表示否認。1月17日,公司發表緊急聲明稱,“根據初步調查結果,我們相信此微博作者不是摩根士丹利的員工。”摩根士丹利還聲稱,此種攻擊性的言論有違行業道德標準,并譴責這種危害公司企業品牌與聲譽的行為。
與此同時,當當網也急于滅火。昨天午間,當當網官方發布聲明,稱李國慶在微博中的搖滾歌詞屬虛構創作,為個人文學愛好;歌詞中出現“京罵”是錯誤的,但歌詞并未針對某企業或某個人進行攻擊。
當當網官方聲明認為,歌詞確有影射某個行業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屬于仁者見仁,并同時強調李國慶針對微博中2~3人的污言穢語并未使用“臟”字回罵。
當當網還進一步解釋稱,李國慶所創造的歌詞,初衷是自揭傷疤從而對后來的創業者及即將赴美的上市公司進行警示;當當網還表示,微博的言論公開,歡迎大家評論,但不要使用不良語言。當當網贊成企業家在微博上暢所欲言,但需注意凈化空間。
昨天下午,李國慶在其微博上稱,“我正在就創作中的臟話給董事會寫檢查。另外,我對在我微博中評論里有臟話的也都請秘書刪除。關于投行的改革,我也不準備接受媒體采訪。”
昨天下午,《每日經濟新聞》一直嘗試聯系李國慶,但其手機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態。不過昨晚,李國慶又在最新微博發布公開檢討書,但同時仍不忘提出要求:“第一,有關公司徹查罵我者并采取措施;第二,作為客戶,我對上市價格不滿,請當事有關公司向我道歉。”
可能是對“大摩女”在言論中質疑當當網的財務狀況進行反駁,并試圖增強投資者信心,昨日下午5時許,當當網對外發出通稿,列舉了幾個投資人看好當當的觀點,并以近日長線基金增持當當作為例證。這些內容包括當當IPO融資額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區2010年高科技公司融資額度最大的公司,并創下中國公司海外IPO市盈率新高;當當網以高達87%的首日漲幅位列去年全美上市新股第三名;同時,當當路演階段獲得了超過30倍的認購倍數;此外,3家基金大幅增持公司股票,持股比例加起來達到了全部發行量的47.6%等。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還獲悉,昨天俞渝已赴上海。有業內人士猜測稱,俞渝此行或是為了赴大摩中國總部進行溝通。對此,接近當當網的人士否認了這一消息,據其稱俞渝赴滬主要為了錄制一期電視節目,并將于今天上午與上海媒體溝通。不過,10天前俞渝在上海剛剛錄過一次電視節目,也曾接受過多家上海媒體采訪。
3
深度透視
李國慶對投行早有不滿
李國慶和“大摩女”的罵戰其實并不算太意外,實際上自上市以來,李國慶在其微博上就已經對基金和投行連續發難了近兩個月。
往前追溯得再久些,李國慶、俞渝夫婦多年以來對于投資機構的信任一直有所保留,IPO前后李國慶、俞渝夫婦持股比例都較高。
半個月前,李國慶曾在微博上明確指責投資基金在投了當當之后,同時還投了同行業的多家B2C企業。盡管沒有指名道姓,但這一指責無疑是沖著老虎基金去的。1月7日,俞渝在上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也表示了對于老虎基金這一做法的強烈不滿,“在美國這樣的事是無法想象的”,并稱確實曾因投資機構知曉公司機密信息而產生過不利影響。
上周末,李國慶將矛頭再度對準大摩,指責大摩壓低發行價,并激發了“大摩女”的反擊。
一位接近當當但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原本是當當和大摩之間的一次利益博弈,但由于“大摩女”的出現并連爆“猛料”,使得事件超出了雙方能預知的底線。這才是事件中的意外之處。
上述知情人士稱,俞渝在美國資本市場有著深厚的資源、人脈,所以能使得大摩以較低的傭金承銷,也使得大摩執行這一交易的團隊收入不多,而這一點“大摩女”刪除前的微博言論中也有提及。
投行承銷公司IPO業務有兩項主要收入來源:一是承銷傭金,二是二級市場所得。這就可以理解,大摩方面或存在著壓低當當的發行價,進而在二級市場獲得更多收益進行彌補的可能。當然,投行的定價還跟是否確定有強有力的機構認購、資本市場對公司發展預期等諸多因素有關。
針對二級市場狀況,“大摩女”曾給李國慶回復稱,“沒有我們的二級市場的運作,你的股價會那么堅挺?”
前述知情人士分析稱,李國慶在微博上持續發泄對投行的不滿,除了直接抒發情緒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向投行施壓,意在令大摩在二級市場保持對當當的支持。
不過,“大摩女”言語中攻擊當當存在財務造假,同時還稱當當網的現金流為負值,并拖欠水電費。對此,李國慶回應稱,“我領導的當當現金流2003年以來就是正的,從沒躲債。”
但是,這些問題超出了當當和大摩正常情況下交流的底限。如果“大摩女”所言是真,就說明大摩在明知當當造假的情況下,仍然對其進行了承銷,那么麻煩的不僅僅是當當,大摩也已違反了美國法律。
天使投資人唐滔認為,“大摩女”的網上評論也是自討苦吃,如果當當被訴訟財務造假,大摩也會連帶被告。他舉例稱,11年前曾有美林分析師用臟話罵過他所報告的公司,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后來介入這一事件,分析師賠了400萬美元。
此外,“大摩女”曾在微博組織相關人士沽空當當。而且自上周六(1月15日)起,在imeigu論壇上就開始有人組織本周二對當當集體沽空。業內人士就此認為,投行工作人員公開對上市公司股價進行威脅是違法的。
從這一點看,相比當當,大摩或許更為被動。而現在罵戰事件本身是非已不重要,雙方如何收場更值得關注。有觀點認為,當當目前在“緊急滅火”之外,需要做的是與大摩溝通,要求其在二級市場上挺當當,同時也對大摩許諾在今年將推新的業務增長模式。由此預計,當當近日可能將會對外透露其新業務增長點的情況。
4
圍觀者說
中國企業需要自己的投行
李國慶和“大摩女”的罵戰也引來了諸多投資界、企業界以及媒體業人士的“圍觀”。
信中利國際控股公司董事長汪潮涌在其微博中表示,“整個過程不太應該有誰壓誰的問題,價格不滿意可以不發,市場不好也可以不發。”
SOHO中國共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欣則表示:上市只是一個開始,要走的路還很長,和投行的合作會越來越多,也許IPO發行的價格不理想,但股價是不斷變動的,它會激勵好的企業,懲罰壞的公司。“微軟當年上市時才融資6500萬美元,規模很小。IPO就像是剛出生的嬰兒,充滿未來的希望。”
《創業家》雜志主編牛文文在微博中稱,最近拜訪多家新IPO公司的創始人,其實大家對美式投行都有一大堆意見,只不過當當網用極端方式公開表達了。牛文文表示,“既然IPO是你的夢想,投行又是IPO必經之橋,那與其事后抱怨不如事先籌劃,早些認清投行本質,早些辨識投行人士成色,早些選擇心目中的IPO伙伴。”
華興資本創始人兼CEO包凡則認為,中國創業企業需要自己的投行,而且是世界級的投行,這樣才不會受人欺負。“歐洲撐起了羅斯柴爾德,猶太人撐起了高盛,央企撐起了中金,中國的創業者們,誰是你們在華爾街的代言人?”
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李家慶則表示,中國要有世界級的本土二級市場和世界級的本土私募股權投資人,“兩頭在外的游戲支持不出世界級的本土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