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散人:少扯別的,快減稅吧
2010-11-13 21:47:40
五岳散人
10月份CPI同比飆漲4.4%,有很多人說出乎意料,其實不然,因為之前很多信息已經給我們打了預防針。
在10月份數據公布之前,發改委就已經表態說,物價指數(CPI)的漲幅今年將會超過3%。其實,這事兒他們不說我們也都知道了,而且早就知道了。每天我們都在菜市場、超市、加油站感受到,也在日漸寒冷的日子里天天上班路上,看著周圍那些我們傾盡全部都掏不出首付的房子倍有感受,倘若CPI只是3%或者稍微高一點的話,我們很多感受還真是沒這么刻骨銘心。這事兒可怕的地方在于,當發改委說物價漲幅在這個比例之下,比如2.9%時,我們感受到的是放大了幾倍的后果。發改委要是自己都承認會超過這個幾乎是政策所規定的、原本絕對不該超過的3%時,這物價到底會不會瘋漲?大家可就全都沒底了。
發改委這個表態往好里說,可能要調整一下政策底線,把能夠接受的額度調高一點;往壞里說的話——我還是就別說了,因為壞到什么程度不太敢想象。還有一點,央行說貨幣超發不可避免,但不會“放任”通貨膨脹。這話的意思就跟發改委曾經說調控房價是一樣的,人家可從來沒說讓房子降價,而是叫做有序增長。不會放任通貨膨脹的意思,就是在超發貨幣的前提下,通貨膨脹是一定的事兒。房價沒有控制住,通脹是不是能控制住呢?大家自己想吧,反正收入沒怎么增長是真的。
收入增長不多是個事實,其實另外一個事實可能很難察覺,前段時間有則新聞說,經過統計,這幾年增發的貨幣達到43萬億元。有個朋友就問了,增發這么多貨幣都到哪里去了?為啥我沒有多拿到幾萬元啊?平均下來也應該有個兩三萬元呢。有明白人告訴他,43萬億元的數目確切與否暫不論,但增發貨幣不是給錢,而是通過這種手法從你那里拿走了錢,你想什么呢?
既然物價漲幅有可能超過政策允許的上線,而通貨膨脹早就已經開始、而且大規模的通脹還有可能出現,如何應對就是個問題。發改委對此是這么回答的:現在國家發改委正密切關注國內物價形勢的變化,對農產品、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價格,要高度關注。而盡管存在多重影響物價超過預期的因素,但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價,基礎在于今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最高點,食用油庫存也較為充裕。
這話聽著心里激靈一下子。經國大計我等平民不懂,糧食之類的基本生活物資是社會安定的基礎倒是知道的,只是一個現代社會要保證運轉,糧油儲備不應該是全部。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一個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咱政府又這么有錢,就是這些東西少一點兒應該也不會出大問題——這些都是可以從別處買的。換而言之,要是靠這個就以為能保障社會穩定的話,估計會出大問題。
于此環境下,要想增加民眾可支配收入來抗衡物價上升與通貨膨脹,最有效的、最能惠及全民的就是減稅。有報道說 “中國稅負排名世界前列”,官方出來辟謠了。稅負排名如何咱不說,而從目前情況看,減少對企業與個人的稅收,應該是可行與能行的。但是,就是這么一種最便捷的方式不但不能行之,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在醞釀著加稅,如車船稅、房產稅,以至于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不得不說,“不要總想從老百姓腰包里掏錢”。這是為何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