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糧2.3億擴張非糧乙醇項目“與糧爭地”爭議未散

2010-09-29 01:46:02

燃料乙醇的生產大多用玉米等糧食作物,隨著國際糧價的節節攀升,這種用糧食生產乙醇的方式被指與民爭糧、威脅糧食安全而飽受指責。

每經記者  郭榮村  發自廣州

        繼2006年在廣西投資7.5億元建成年產20萬噸非糧燃料乙醇項目后,近日中糧集團2.3億元追加投資該項目并有望年底投產。生產燃料乙醇的原料是被定義為“非糧”的木薯。

        當玉米乙醇陷入  “與民爭糧”的爭議中時,以木薯為代表的非糧乙醇項目漸漸被視為生物燃料的發展方向。不過,木薯乙醇項目在創造驕人業績的同時,擔憂似乎從未散去。

木薯撐起乙醇汽油生產線

        廣西600萬畝木薯曾經默默無聞,被加工成淀粉或者當作豬飼料。不過目前,廣西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非糧燃料乙醇生產線。2005年8月,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的馬凱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廣西可以利用本地豐富的木薯資源,發展乙醇燃料項目。一年之后,中糧集團在廣西北海建起全國第一條以木薯為原料的乙醇汽油項目,并于當年投產。

        燃料乙醇的生產大多用玉米等糧食作物,隨著國際糧價的節節攀升,這種用糧食生產乙醇的方式被指與民爭糧、威脅糧食安全而飽受指責。

        2006年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下發文件,指出今后發展生物乙醇項目要“非糧為主,因地制宜”。隨后,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地暫停核準和備案玉米加工乙醇項目,并對在建和擬建的項目進行全面清理。

        非糧乙醇項目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木薯并不是我國居民日常主食,也不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因此用木薯做乙醇原料,不存在“與民爭糧”的問題。木薯的生存能力極強,可利用山坡、荒地、林地等邊際土地進行種植,因而也不存在“與糧爭地”的問題。廣西自然資源、氣候條件得天獨厚,是我國最適宜種植木薯的地區。

        據科學估算,廣西木薯資源如果能夠充分利用,每年可生產3500萬噸燃料乙醇,而大慶油田目前年產量為4800萬噸原油。這就意味著,廣西木薯一年半生產的燃料乙醇幾乎和大慶油田的產量相當。

未來謹慎樂觀

        木薯遇上燃料乙醇項目,似乎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不過,即使經過充分調研與論證,木薯燃料乙醇項目仍然繞不過“與糧爭地”的擔憂——土地是有限的,大規模種植了木薯,便不能再種植其他作物。事實上,早在9月初,中糧科學研究院生化研究中心武國慶博士表示,木薯雖然定位為非糧作物,但是它和玉米差不多,也是淀粉資源,存在“與糧爭地”的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僅僅1.4畝,如果燃料乙醇對木薯的大量消耗致使木薯價格高漲,很難保證本來用來種植糧食的土地不用于種植木薯。實際上,目前廣西的木薯價格較2007年已有大幅度增長。資料顯示,2007年初,廣西木薯價格在250元/噸左右,現在達到了450元/噸左右,幾乎翻倍。隨著非糧乙醇項目的擴產,價格有可能進一步上揚,土地和糧食已經受到威脅。

        資料顯示,木薯起源于熱帶美洲,廣泛栽培于熱帶和部分亞熱帶地區。雖然我國不把木薯作為食物,但是就全球而言,木薯全部產量的65%用于人類食物,是熱帶濕地低收入農戶的主要食用作物。

        當木薯在廣西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時,與糧爭地的陰影似乎就越來越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青青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区不卡 | 亚洲欧美中文专区 |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 一级域名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