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9 01:45:54
正是因為有此“天花板”效應,所以開發商會比較自覺,不敢輕易盲目漲價。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9月26日晚間,國土部聯合住建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用地和建設管理調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土地閑置一年以上的企業禁止拿地。
“之前三令五申都在強調禁止囤地的問題,此次政策則更為明確,口氣也更嚴厲了。”近日,華業地產副總裁陳云峰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次政策主要還是‘國十條’相關政策的細化,主要目的則是為了進一步細化和落實,促使執行的灰度空間越來越少,從而保證保障性住房的供給。”中國房地產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表示。
關鍵詞 樓市 每經網相關專題新聞導讀
【最新】[閑置土地1年以上禁拿地] [逾6成網友看漲房價] [發改委專家言論惹爭議]
【市場】[評論:空置率迷局難解] [武漢“流拍地”重出江湖 萬達暫成“拿地王”]
【市場】[北京8月房價創調控以來最大漲幅] [萬科月銷119.9億再創紀錄]
【趨勢】[房貸監管轉向差別化 樓市調控加碼征兆未現] [兩部委聯查八城市二套房貸]
【播報】[中秋小長假 多地樓市持續熱銷] [海南省暫停發放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分析】[官員預測年底房價降:商品住宅價必須下來] [房產稅未必能解決高房價問題]
【熱評】[開發商借金九銀十造突圍假象 集體烘托漲價預期] [后續調控復雜性加劇]
【導讀】[9月29日四大證券報熱點資訊摘要] [9.29股市直播:牛皮走勢再現?]
新規將促進企業計劃管理
《通知》中對企業閑置土地的年限有了嚴格的規定。因企業原因造成土地閑置一年以上的企業,在結案和問題查處整改到位前,禁止競買人及其控股股東參加土地競買活動。
“說實話,一年的周期在執行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一個項目從拿地到定位規劃,再到設計、開工,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譬如審批、定位、招投標等等,而整個工作全部下來再到最后的開工建設基本都會達到一年的時間。”陽光壹佰置業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沖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房地產作為一個投資大,周期長的產業,此次政策的出臺也是為了給開發商一個時間上的壓力。
“這樣一個期限會促使開發商在拿到一個項目時抓緊開發,否則就會有政策風險,這對于公司內部的計劃管理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他說。
陳晟告訴記者,目前中國開發商的周轉率指標遠遠低于美國,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這一政策的出臺一方面符合國家調控的統一步調,另一方面也意在對房地產企業提出有質量的發展要求。“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加強周轉率以及存貨的周轉周期是此次政策調控的目的之一。”陳晟說。
開發商“價格策略”更謹慎
上海富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銷售策劃部總經理李文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土地供應量放開之后,價格相對會更合適一些,但這一政策對于房價調控來說也許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進入8月中旬以來,全國不少地區樓市回暖苗頭初現。但成交量的大幅攀升也讓正處于傳統銷售旺季的開發商們多了一絲謹慎。
“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已經明顯感覺到政策沒有松動的可能,而此次關于閑置用地的重申也同時表明調控并非短期行為,而是長期的政策。但今年的‘金九銀十’是以大量自住型需求入市,加之開發商積極調整價格,相信接下來的10月會有比較好的銷售情況。”陳云峰告訴記者。
在范小沖看來,在今年的調控中,已經借助銀行杠桿將投機客清理出場,現在真正購買的多為剛需,通過近6個月的持幣待購,剛性需求的大量聚集成就了目前的成交量,所以并不是說銷量一回暖就判斷宏觀調控失效了。目前的市場應該說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市場。
對此,陳晟表示,成交量回到一個正常的狀態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而價格方面不管是因為供應量而導致的下行或平穩,還是通過調整預售結構及高價房適度控制,都是為了抑制房價快速上漲的態勢。
剛性需求的大量入市對于今年的“金九銀十”起到了價格限制的作用,范小沖告訴記者,正是因為有此“天花板”效應,所以開發商會比較自覺,不敢輕易盲目漲價。
“究竟是過冬還是觀望,或是為了下一輪的發展,現在都不是真正要漲價的時候。”范小沖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