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制度法寶與A股無緣

2010-09-20 04:29:49

        為何美國企業在上市前不像A股市場一樣清理職工股,反而還鼓勵職工大面積持有公司股份?

        資料顯示,職工持股計劃的概念率先由美國經濟學家、律師路易斯·凱爾索(LouisKelso)提出。雙因素理論與分享論是ESOP(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s,職工持股形式之一)的兩大理論基石,ESOP有利于員工的個人利益與企業長遠利益趨于一致,有利于激發職工做大企業“蛋糕”。

        “但在職工持股思想創立初期,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禁止員工借款購股,所以幾乎沒有人能接受和實踐這一思想。”上述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直到上世紀60年代后,美國企業才逐步接受這種思想,并在美國許多股份制公司實施,但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獲得財富,而是增強員工的凝聚力,把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連在一起,讓員工以股東的心態去關心企業發展。

        由于員工持股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于是美國政府在上世紀70代初以立法形式肯定了員工持股的合法性,并對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企業在稅收方面給予特別優惠。躋身于世界五百強的美國著名公司微軟、英特爾和沃爾瑪都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職工持股計劃的。

        另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實施這一立法后,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關于職工持股的立法大大小小達到20多個,從職工持股的合法性立法,到對于企業實施職工股持股計劃的各種優惠措施,再到小公司如何實行職工持股等等。

        “不過,造就華爾街牛股搖籃的職工持股卻與A股市場無緣。”上述投行人士感嘆道。

        根據2006年初我國新頒布的《證券法》和《公司法》相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股東需少于200人。

        “股東不超過200人的規定橫亙于前,”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這就使得大面積員工持股在目前的法律下成為不可能。”

        正是因為上述法律障礙,導致包括鄭煤機、濱化股份、洋河股份、家潤多、恩華藥業在內的12家A股公司在上市前夜大面積清理職工股,313億財富從為企業發展、壯大立下汗馬功勞的職工轉移到高管、創投等少數人手里;另外,在這些公司失去職工持股這一把職工與企業命運牢牢捆綁到一起的法寶后,公司未來成長性如何,能否像上市之初繼續保持高增長,也蒙上了一層陰影。
 

責編 祝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 亚洲欧洲国产码专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500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