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違規攬儲銀行分支機構被罰
2010-09-19 10:47:46
每經記者 張瑋 發自北京
9月17日,銀監會相關人士表示,鑒于今年來少數銀行業金融機構利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的行為有所抬頭,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嚴肅查處了一批存在違規攬儲問題的商業銀行機構和個人。
銀監會披露,包括廣發行上海分行、華夏銀行石家莊建華支行、光大銀行深圳分行、農業銀行深圳分行等共8家銀行分支機構,受到了當地銀監部門的批評或懲罰。
銀監會表示,違規攬儲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要從嚴處罰,絕不姑息,并表示要從源頭上防治違規攬儲行為。
半年報顯示,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深發展4家銀行貸存比超過了75%的監管水平,面臨較大的存款壓力。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上半年的貸存比例也都超過了70%。
銀監會稱,商業銀行違規攬儲行為大致有以下幾類:一是擅自提高利率;二是采取暗記高息、上套利率檔次、有獎儲蓄、減免或報銷其他業務手續費、贈送實物或現金(包括提貨卡、有價證券等)、提供境內旅游、支付客戶子女入學費、安排親屬就業等方式變相提高利率;三是向存款中介支付吸儲費、協儲費、手續費等不當費用;四是借辦信用卡、購買理財產品、第三方存管等業務名義向客戶返現金、送禮品或購物卡。
事實上,高存貸比、低資本充足率是考驗銀行業的雙重難題。2009年銀行業資本消耗較大,難以支持今年的進一步擴張。同時,受銀監會可能提高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將機構擴張和資本充足水平掛鉤、控制次級債等政策因素影響,銀行業面臨資金補充的巨大壓力。
今年5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對北京、深圳、上海地區各股份制銀行進行了摸底調查,發現各家銀行對于存款客戶的“禮包”名目繁多,尤其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 “吸儲”積極性明顯高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