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駁斥美施壓人民幣 遠期升值預期降溫
2010-09-16 01:50:30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發自上海
當地時間9月15日,美國國會舉行人民幣匯率聽證,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升值的政治壓力下,中間價和收盤價均創出2005年6月匯改以來的新高。海外NDF市場,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NDF逆市上漲,顯示海外投資者認為近期人民幣走勢有高估跡象。
商務部發言人姚堅昨日 (9月15日)重申,中美雙方的利益是互補的,美方不應該僅僅以貿易順差為由,判斷人民幣匯率問題。
人民幣中間價和收盤連創新高
央行授權外匯交易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昨日報在6.7250,較前一交易日中間價6.7378升值128個基點,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的新高。
與此同時,人民幣對美元昨日詢價交易系統最后一筆成交價格報在6.7422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6.7463升值41個基點,連續創下2005年6月匯改以來新高。
昨日全天,人民幣對美元即期盤中最高報6.7330,較前一交易日的創下的1993年以來的高點6.7435升值105個基點,最低報6.7446。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反走勢的美元指數昨日表現堅挺,在81.5上下窄幅震蕩盤整,前一交易日曾創下近一個月低點81.0。
華東某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人民幣匯率在前三個交易日連續創匯改以來新高后,短期內仍慣性上漲,再加上美國國會當天舉行針對人民幣匯率聽證,外部政治壓力不減,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美元指數的負相關性暫時失靈。
“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然有一定的升值空間,且報價會向走得更強的中間價靠攏。”上述人士稱,“不過目前報價偏離中間價來看,市場交易心態仍然謹慎。”
統計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央行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逾1.2%,近4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近0.8%。
與即期市場表現截然不同的是,海外無本金交割市場,美元兌人民幣1年期NDF表現得相當冷靜。北京時間17點31分,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NDF報6.6600元,較上日尾盤6.6279元上漲,顯示海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
受此影響,從國內市場的交投情況看,上述交易員稱,“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回落的預期下,有人民幣需求的企業紛紛離場觀望,而進口商則認為這是買入美元的好時機。”
“順差作為升值借口沒道理”
我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昨日表示,美方不應該僅僅以貿易順差為由,判斷人民幣匯率問題。
“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只反映了雙方經濟關系的一個方面。美國在中國市場有大量的投資,每年的銷售額都有2200億美元左右,此外還有他的服務業在中國的發展。如果把這些綜合看在一起的話應當說中美的利益是互補的。”
姚堅同時指出,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進口,保持外貿平衡發展,以單個國家的貿易情況來判斷中國的匯率政策是沒有道理的。
美國中期選舉到來前,美國官方對人民幣密集施壓,美國財長蓋特納認為中國在匯率問題方面做得“非常非常少”,需要讓人民幣在一段持續時間內升值。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顧問李稻葵昨日稱,由于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在收窄,因此他不認為人民幣具備大幅升值的條件。
最近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我國8月份貿易順差為200.3億美元,遠小于7月份287億美元的順差,而且低于經濟學家預期的300億美元。
中國外交部官員近日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下周將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展開會晤,預計具體時間將安排在9月21日至23日溫家寶赴美出席聯合國兩個會議期間。
美國眾議員TimRyan的辦公室也表示,93位美國眾議員聯署一封信函,敦促眾議院民主黨領導人安排就有關議案進行投票,針對中國匯率政策采取強硬立場。
而在與此同時,美國36個農戶及商業團體周二發出呼吁,反對美國國會威脅的對部分中國商品課稅以達到使中國政府進行人民幣幣值重估的目的。
最新消息
聽證人民幣匯率 美議員存爭議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由曦發自上海、北京
在北京時間昨日 (9月15日)晚間美國國會舉行的人民幣匯率聽證會上,美國眾議員籌款委員會主席SanderLevin在第一輪討論開始時強調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將會給美國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人民幣一旦貶值,美國的就業機會會減少,赤字會增加,GDP也會下降。
SanderLevin還表示,如果中國不讓人民幣幣值重估,美國應該對中國出口來的商品增收關稅,這符合WTO框架下的規則,中國當前的匯率機制是不可持續、不能接受的。
此后發言的俄亥俄州眾議員也表達了類似看法,稱人民幣匯率低估令美國的商品失去了競爭力。
但堪薩斯州的一位眾議員表示,國會應該謹慎對待人民幣幣值重估的議案,這將威脅美國對中國市場的農業出口,對堪薩斯州的農民利益造成威脅。
在昨日稍早些時候,出席慶祝中國與世界銀行合作30周年活動的世行行長羅伯特·B·佐利克在北京會見了媒體記者。
針對匯率,佐利克表示,人民幣升值并不是一劑萬能的良藥,真正的根本性的問題是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但是他認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于人民幣應該升值的觀點。針對中國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佐利克表示,他認為中國政府領導充分認識到了再平衡的問題,而經濟再平衡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依靠內需還是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問題、比如沿海和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問題、城鄉統籌發展的問題,以及不同的產業結構的問題。
相關新聞
6年來首次干預匯市 日元大幅下跌
每經記者 徐子莫 印崢嶸 發自上海
日本6年來首次干預匯市,受其影響,日元大幅走低。
據日本政府官員稱,在將美元推高至85日元上方之后,日本當局表示他們準備將干預行動延續至美國交易時段。
紐約匯市周三(9月15日)早盤美元兌日元報85.38日元,較周二觸及的15年低點82.87日元上漲逾2.8%,周二尾盤報83.08日元。日本財務省周三實施的匯市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是針對投機性日元買盤進行的,在當局周三早些時候入市干預前,這類買盤推動日元兌美元匯率上升至15年高點。
日本首相菅直人周三表示,由于不能再對匯市聽之任之,日本政府決定對匯市實施干預。菅直人稱,干預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他將繼續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匯市動向。
業內人士分析,在2004年以來首次對日元進行干預后,從目前全球經濟形勢來看,日元在全球經濟復蘇放緩,美國、歐洲經濟復蘇前景仍具很多不確定性時,市場不時出現的避險情緒在未來可能不斷為日元提供較強支持,日本財務省和央行面臨的可能是一個中長期的挑戰。
對日元匯率的干預除了巨大的成本外,可能還會帶來國際性的問題,盡管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等在今天都拒絕就日元干預置評,但來自日本方面未來長期的干預不排除引起其他央行仿效的可能,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瑞士央行,瑞士央行在瑞郎對歐元匯率的上揚中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但收效甚微,美元/瑞郎昨天還跌破了平價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